第 4 章 封地(第2页)
武兴帝越发冷漠,“交由宗正查处,若罪证确凿,贬为庶人,永囚于府中,无诏不得迈出一步。”
二皇子直接跌坐在地上,竟是比原本的惩处更重。
天幕说得果然没错,武兴帝就是小气且小心眼,因为天幕面向所有人失了脸面,便连一个光头皇子的身份都不肯给他留下了。
太子松了口气,有天幕作保,淇县水涝是因他无德的谣言也该停了。
【所以太子登基之后,也就是日后的元德帝,为了补偿自己的妹妹,把淇县给了她做封地。】
太子一愣,他居然还登基了。
他本以为是出了什么差错,父皇之后直接就是昭景大帝。
所以,如果他的三妹妹真的是造反,是造得他的反?
显然不只他自己这么想,武兴帝看向他的眼神写满了恨铁不成钢。
其他皇子面上冷静,心里却还是跃跃欲试,造武兴帝的反是很难,但造太子的反,她安尽柔可以,我为什么不可以?
【现在应该叫淇市了,现在还是我国最富裕的城市之一。可恶,为什么我祖宗的家乡不是昭景大帝的封地啊!】
【淇市可是被称为龙兴之地,不说别的,每年靠旅游业都能赚得盆满钵满。】
【感谢我的祖宗,水涝的时候顽强地活了下来,等到了昭景大帝接管,现在我才能躺在大别墅里看直播。】
【前面的,我真的好羡慕嫉妒恨啊!】
富裕,龙兴之地,他们的后代居然还是被羡慕的对象。
淇县的百姓直起弯了一天的腰,开始全神贯注地盯着天幕。
淇县贫苦,可因为有昭景大帝,他们后来竟然是被人羡慕嫉妒恨的富裕。
麻木的眼神里突然就有了光,不再将昭景大帝当做无关的人,甚至开始期待那一天的到来。
若是能早日成为昭景大帝的封地就更好了。
其他地方的人也动了心思,也不知道他们现在赶到淇县定居还可不可行,随即又想到有了天幕的存在,昭景大帝还能不能登基,甚至还能不能活命都尚未可知,更别说封地还会不会是淇县,有理智的人都歇了这个心思。
【别的城市的小伙伴先别羡慕,想富裕几百年也要先活下来。】
【水涝之后的淇县十户不存一,那时武兴帝的注意力都放在为太子挽回声誉和对匈奴作战上,虽下令赈灾,但并没有太过在意。】
【皇帝都这么敷衍,下面的官员更别说了,一百钱的赈灾款有一钱用在灾民头上就算不错的。】
【县志上记载,大水过后一个月,连淤泥都没有清理干净,朝廷根本没有派人来灾后重建,基本是淇县人民自力更生。】
【那能活下来真的是很顽强了。】
【还很好运。】
武兴帝被气笑了,竟敢如此愚弄他。
参与淇县赈灾的大小官员都感到一阵绝望,他们都知道自己是不可能活下来了,甚至他们的家人也要收到牵连。
【等等,我有个问题,为什么对匈奴作战不利,不是有萧挽澜在吗?无论是冷兵器时期还是热兵器时期,他好像就没输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