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喷子互喷
看完抗战纪录片,文武百官不免有些唏嘘,纷纷朝沈靖拱手。
“沈郡王此举,可谓是为后世子孙绝了祸患。”
沈靖抱拳,“本郡王是为圣人分忧,为百姓除患,身为臣子应尽的本分!”
江流年又道:“我给你们看的也不是这个,只是想让你们明白为何除寇。”
“大夏王朝周围亦有其他国家虎视眈眈,接下来要看的,才是为何出征的原因。”
视频继续播放,这次播放的是北宋被金人灭亡的电视剧。
“金人,又名女真,也是你们口中的黑水靺鞨,建立了号称‘海东盛国’的渤海国。”
“别看他们现在是大夏附属,在大夏势微时,可是露出獠牙,屠戮大夏百姓,更是结束了大夏的统治地位。”
“竖子而敢!简直狼子野心!恳请圣人出兵,剿了这群蛮夷!”有人厉喝道。
江流年循声望去,本以为叫嚷的是位武官,没想到是位言官。
他缓缓开口,“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大夏开放包容的政策是没错,可把疆土打下来,它们不一样还是大夏的,亦能更好同化。”
文武百官纷纷点头,对此深以为然。
“敢问仙人,吾李唐皇室究竟因何覆灭?”有人忍不住问道。
此言一出,众人齐齐盯着江流年。
李承的目光更为炽烈。
江流年看向那群亲王,“大夏此时国力昌盛,自然没有宵小作乱。”
“还是那句话,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具体缘由是因任用外族为大夏臣子,后遭起兵谋反。”
“京都长安六次陷入敌手,天子被迫九迁。”
“香积寺一战是战乱中的一场战役,李唐皇室精锐在此折损十几万。”
“内战战乱前三年,亦不知折损多少精锐。”
“国力锐减,人口大量丧失,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剥削加重,边疆不稳,西域得失,佛教复兴。”
“大夏百姓为对抗压迫剥削,被迫起义。”
“种种缘由皆是李唐皇室覆灭的罪魁祸首!”
“与其内斗,为何不将矛头对外,开疆拓土?”
“遗臭万年不若青史留名。”
李承听完,双目失神地坐在龙椅上。
那群亲王面面相觑。
文武百官更是如鲠在喉,不知该说些什么。
视频还在继续播放,一直到八国联军侵华。
“不止周边小国有狼子野心,异邦更是欺我大夏。”
“若是后世知晓你们有能力做却不做的时候,会如何评价尔等?”
“你们的后世子孙被大肆屠戮,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时,又会如何评价尔等?”
“大夏百姓被压迫、被屠杀时,又会如何评价尔等?”
江流年这段话可谓是一针见血。
谁不想青史留名?
谁不怕遗臭万年?
谁不想家族昌盛?
“出兵!”
“恳请圣人出兵伐逆!”
“望圣人效仿大秦帝王,百国毕,四海一!”
“大夏的疆土也是时候扩充了。”
最先表态的恰恰是之前百般阻挠的言官。
他们恨不得提刀上马,亲自出征。
武将们更兴奋了,眼中精光闪烁。
他们已清闲许久了。
尤其是沈靖东征寇岛,一战封王,可把他们给羡慕坏了。
现在有机会,怎能放弃。
李承平复了情绪,双手虚压,“众卿肃静,既然皆有此意,那便商讨出征之策。”
李乾起身拱手一礼,“父皇,儿臣愿带兵出征,为父皇分忧,亦为百姓除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