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鼎当当 作品

第189章 军中二产,谁敢说它违禁?

第二天一清退,虽然有些人经过一夜犹豫,觉得这个将领与别的不一样留了下来了,选择相信他,还是走了一百多人。

沈砚让王瑾带着人,去蒙古人打进来,战火烧过的地方出摊子去招兵,男女不限,工匠、读书人亦可,别的不保证,保证给吃饱穿暖。

而自己让巡检司那边的王策安带人过来,帮忙甄别、审核,从年龄和武艺的角度一一选择。

三百人,就又只剩下一百二十名战兵。

选不上的,沈砚把他们编入后勤。

火头军编一队。

养鸡兵编一队。

养猪兵编一队。

养马的赶车的兵编一队,而那些熟悉火药的,上了年龄的,再编一队,打算重开火药作坊……

房屋不断修缮,清扫。

等120栋兵舍修出来40栋左右,按照12人一舍,住起来就没问题了。

之后几天,孙思礼找上门。

因为门房设立之后,不给进出,几家占了将官衙门的高爵人家托他说情,要跟沈砚谈判了。

连英国公的家族在这儿都有一处宅。

换别人都腿软。

因为沈砚寸步不让,这7家高爵,英国公家族旁支的先松动,把里头值钱的东西拉走,让出来了。

其它六家,有三家认租金,一年给20两银子,这个租金不算低,他们是想熬走沈砚,觉得沈砚弄不好半年几个月就会走,也就掏这一年的租金而已。

最后三家,是沈砚带着士兵,把人从家里拽出来扔出去的。

有的威胁去告状,有的要走着瞧,最后也都是灰溜溜地收拾值钱的东西,叫上来马车,一一拉走了。

他们这些房舍又大又多次修缮,光鲜亮丽。

空出来四栋。

一栋,沈砚留给监军王瑾、账房和两个传令官居住,算是给他们的优待;一栋,作为士兵食堂和活动室;一栋,作为读书、藏书,保存军事资料的地方;一栋,作为室内训练馆,用来作散手,摔跤训练以及室内战术训练。

最后一栋,大家都觉得应该给沈砚居住,沈砚拒绝了,拿来招纳人才,到时候留给招聘来的工匠、读书人、师爷居住。

之前账房办公的那栋就专门拿来办公了。

其中正殿用来作为中军大帐,又辟一小间,用来做他本人日常办公的签押房。

不知不觉半个月过去。

原本大家都不抱希望的招兵,真招来了不少兵。

沈砚是连女的都要,几十个女娘来到,他三令五申,不许骚扰女兵。

整个第二司,扩充到600人左右,但战兵只有一半,包括女兵在内的另一半就都是后勤。

鸡种买回来,养鸡的养鸡,猪种买回来,养猪的养猪,荒地开出来,等着明年种地。

除了现有的几匹瘦马,又申请了军马。

你不申请,人家也照扣你草料钱,沈砚又添置了一些马匹和马车,也是专门喂养。

沈砚从巡检司和自己家里带来人,算他的家丁,专门帮忙来协助管理和训练,渐渐变得各有司职,井然有序。

周阿秀也被他带过来了,用来训练女兵。

这些女兵中,有一半以上都是小脚,因为年龄都不大,放足之后,脚是丑陋些,但相比也能长大,让她们走路没问题。

之所以招女兵,除了后勤上需要,用来浆洗、缝纫,就是队伍中有大量的光棍。

与其她们在战乱后的重灾区活不下去,不如挑勇敢来当兵的带回来,能成才成才,不能成才,将来牵头嫁了。

饷银也没人开口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