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鼎当当 作品

第176章 这一次我可不会再给他10两银子

回到家里,沈砚就把罗娘子和云镜转移出去了,去了东便门车马行那边的庄子。

那边的庄子生意连成片,自己人多,会更安全。

罗娘子现在都已经显怀,弄不好年底之前就会生产,那边的庄子里有现成的房子可以住。

正好到那边之后,让吕不白他们安排,着手招聘女卒。

在小脚遍地的大晟,这太难了。

而且沈砚也有点犹豫,是招自己庄子里的女眷,弟兄们的家人,还是选一些无牵无挂的穷苦女子呢?

如果是前者,你很难当成真正的军伍令行禁止,她们有家有牵挂不说,你能把她们当成男人,冲她们死命操练吗?

但你如果招一些流民、破落户,买一些人,你又怕背景不好调查,被人安插进来。

夜里一家三口,包括挺着大肚子的罗娘子,黑灯瞎火中作了商量。

沈砚最终决定说:”三三原则吧,自己庄子和弟兄们亲戚中间有合适的寡妇,孔武有力的女妇、未婚小娘子都能招进来。

“其次是托不相干的人找外地牙行,以煤矿的名义买人,最后就是公开招募,对外宣称是守卫,让人误以为是给女工脱衣检查用的女守卫。”

暂时以自家人为骨干。

罗娘子说:“杜妈的女儿行不行?”

也是个寡妇。

沈砚同意说:“可以。”

云镜也不甘示弱:“以前的白莲教的教徒行不行,我认识不少人,寡妇、小娘子都有……”

沈砚犹豫了。

云镜到身边,搂着胳膊晃,撒娇撒痴:“你就答应吧。我保证她们不再信白莲教。”

沈砚又想起个人来。

他说:“陈远山陈叔有个闺女,嫁出去之后,因为跟自己男人打架,被休回家了。

“家里非常愁她。

“她练过武,因为家人骂她,前日想学花木兰女扮男装要走,陈叔骑马把她追回来的。你去把她请过来,让她协助你,我教你二人行伍之法,你们再用到女卒身上。”

其实对于女兵来说,要命的还不是武艺,而是胆量和心性。

你就跟云镜一样,她习武,虽然不是军中武艺,也算登堂入室了,一样历经磨难,一样见惯生死,还几乎扯旗造反,但她的反应、胆量、意志和思维,都和沈砚认为的铁血军卒还有很大的差别。

沈砚理想中的军卒是什么样子的?

借成吉思对忽必来的话说:“你与者篾、者别、速别额台四个,如猛狗一般,凡教去处,将坚石撞碎,崖子冲破,深水横断,所以厮杀时教您四人做先锋”。

想到这里,沈砚突然有个念头。

蒙古女人在家里一样没有地位。

甚至灾荒年很多的女奴被舍弃,那些破家户,失去了相依为命的男人或者父母,也是只能被人收奴或者等死。

不少娶不上媳妇的光棍偷摸出关,带这样的女人回来,以至于有一些台吉和首领对此愤怒不已,警告大晟村落说,不要跟蒙古人争女妇。

如果从两国交兵上去想,她们可能心向蒙古,但从内部治乱的角度,用来保护太子和林凤,绝对混不进来奸细。

你看谷王用蒙古人做护卫,这些人多忠诚,生生拖住朝廷人马,让谷王跑了。

为什么不一起考虑进来?

这事儿可以让赵大冒操心一下。

沈砚晚上是在庄子里住的,可以陪一陪罗娘子,请来陈阿秀之后,整理并教授陈阿秀和云镜兵法。

白天则跟上班一样去沈家大院。

兵法这个东西,很多人认为都是孙子兵法那样的。

其实不然。

孙子兵法其实更像一派总纲。

兵法是杂博而又自成系统的东西,比如军队的组织形式,队列,命令,武器使用规范等等。

大到战阵的组织和保持,小到五五战术三三战术,传讯、信号……

很多文人都是觉得读一读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就能成为将领了,这是尤为可笑的。

但问题是宋代和大晟,都是在干这种事情,文人以文御武,他们以为纯靠孙子兵法和三十六计就可以指挥麾下总兵和标营。

你说这样能不能打仗呢?

其实也可以。

对付农民起义军和流寇,大家都是一窝蜂上一窝蜂下。

为了激励将士,抬着银子颁布赏格,冲锋时组织督战队,反正你就得给我上,我不要章法,我不计伤亡,不求战场上精细、微妙的东西。

沈砚之所以眼高于顶。

就是他觉得现在大晟的军队根子上就不行,军队不行兵法不操练,打仗跟赶鸭子差不多。

云镜和陈阿秀从来没想过能这么复杂。

其实因为队伍小,到头来可能只有百余人,沈砚还是专捡一些战术上的东西教授。

结果三天过去,两个女的因为记不住知识和要领,一个撒娇,一个哭。

罗娘子跑出来看几趟。

陈阿秀就钻她怀里哭着说:“公子哥,就那么几个人,到哪小树林一钻不就行了吗,为啥非扎营呢?”

后悔呢,这就是花木兰的水平。

为啥扎营都学?

就算你不扎营,敌军扎不扎营……

要知道大晟军队营地采用 “圈层式” 布局,从外到内功能分区清晰,它是有规律的,多好记。

从内到外依次为指挥中枢,辎重粮草区,士兵营房,武器与火器区,马厩与骑兵区,辅兵设施区,值班区,栅栏或土墙,障碍区,警戒区……

没办法,教会多少是多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