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你这个年龄正是谁都不服(第2页)
沈砚没好气地说:“真的假的呀。今天的事情,你大致都知道原委了吧,不算是我主动招的。”
林凤伸出手,拉住他的手,十指紧扣说:“去广寒殿吧。咸宁侯已经入宫告御状了,说太子纵恶奴伤他,他没敢还手,受伤了,去不了大同了。”
沈砚脱口道:“你们指望他去打仗?”
林凤说:“我不指望。”
二人收拾、收拾下去,因为不敢双宿双飞,仍是一辆马车载着去的广寒殿。
林凤自然不指望咸宁侯能击退蒙古人,光复大同。
事实上按照蒙古人的特点,他们可能也会主动撤兵,放弃大同。
但皇帝迷信咸宁侯能退敌。
因为杀曾铣的时候,他是二选一。
任鸾有女儿在宫中。
曾铣要收复河套,可以完美开脱互市带来的交战。
最终,皇帝二选一,就杀了曾铣。
当时像英国公,曹国公,谁也不知道他的沟沟绕绕,中允地为他比较了两人,甚至都突破文支持文,武支持武的界限,给皇帝的意思都是曾铣更知兵,更有用,皇帝就是一个你们都保谁我就杀谁的人。
眼下选贤任将,英国公已经老了,曹国公这一次也因为儿子没管控好太原难辞其咎。
太子选李玉忠去太原,太原先出的问题。
大同全军覆没跟太原方面弄不好也有关联,人说太原出事儿,就有人跑到蒙古人那边带的路。
这个事儿连太子都受牵连。
所以,曹国公也不能用,皇帝掰着手指头想来想去,咸宁侯履历最丰富不过,南到天涯海角,北到西北三边,元老宿将,你不用他用谁?
关键是人家底气足呀,你一说要用,人家给你谈条件,你一说要用,人家给你谈条件,当年沈伍光谈过条件吗?是不是?这是啥底气?
加上威宁侯能说会道,论起兵法头头是道,当初二选一,某种程度上,皇帝也不是没给曾铣机会,如果曾铣比他会说,说不定赐死的是任鸾。
就是这样一位宿将,太子纵奴殴他。
所以林凤无奈给沈砚说:“你打得舒服,又是我哥哥背锅,我知道你打他,不只是车马行的缘故,也是为了给他一个深刻的教训,维护太子储君的威严,让他老实一点儿,告诉他,是太子教训他的。但现在看,父皇为了让他领兵,一定会和李玉忠那事儿连在一起,要严厉惩戒太子。”
沈砚说:“我个人不觉得他是能退敌兵的人,你看你能不能劝太子安插人手,及时掌握他那边的情况,免得他崩了,而你们不知道。”
林凤问:“你怎么知道他打仗不行呢?”
沈砚说:“凡是太有钱的将领都够呛,养兵的钱被他抽走了,空饷吃着,生活享受着……”
林凤说:“那也不绝对。”
沈砚沉默。
这倒也是。
人家霍去病以法家的手段治兵,将士也一样被激励起来。
林凤问:”你觉得朝中谁能打?“
沈砚想了一会儿说:”就我知道的人中,就我爹好点儿。“
林凤反唇相讥:“英国公你都看不上?大破答答铁骑,斩杀王子十余人,迫使答答首领马哈木远遁,数征交趾,平南越,你觉得他也不能打。”
沈砚说:“才能所限,被捧得太高了,南兵羸弱,交趾历来易平,连征四次,说明不能消弭隐患也。
“至于与蒙古作战,不说蒙古早已衰败,时无英雄,竖子成名,他那些战功,背后都是有人作铺垫,是未央帝还在,他可以放心作为战将冲锋陷阵即可。于将领而言,这点反而最枝末。”
林凤说:“我觉得你真是跋扈狂悖,殴打咸宁侯,看不起英国公,算了,算了,你这个年龄正是谁都不服的时候。好在你爹你还看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