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鼎当当 作品

第142章 他怎么跟蒙古人交代?(第2页)

正说着,一个十来岁的,满头都是辫子的小姑娘歪着脑袋走到旁边。

首领问:“钟金。我把你许配给这位汉人兄弟可好呀。”

小女孩斜眼看看沈砚。

沈砚哑然失笑,这是逗孩子的吧,他顺手拿几个木工玩具,送给小女孩说:“一点玩意儿,不成敬意。”

小女孩把玩具研究了两下,一把扔掉说:“你没有诚意。你是骗人的,你要娶我,你要给我送玉佩。”

她爷爷哈哈大笑。

沈砚也不停笑。

原来小女孩在对面假玉摊子上看到了首饰,她还要去,她爷爷不停摇头。

都是骗蒙古人的东西,人家生活用品都没采购完,人家去要你多少两多少两的假玉吗?

沈砚看看小女孩,看看卖玉人就等着小女孩闹他祖父,咬死要10两银子,按照这个价格,按照互市的行情,等于人家蒙古人的两匹马。

他在想什么呢?

沈砚在他对面,早知道了他大致的底价,扔了他一把币,拿起所谓的玉佩,其实就是仿古玉的虎型石头,给小女孩戴上,给小女孩说:”钟金格格,我就认你这个妹妹啦,将来你长大了,到烟京来看我。”

小女孩说:“你是骗人的,你们汉人都是去接女人,看女人,我们蒙古人也是一样,哪有让女人去找你的道理?”

回去。

祖父笑得。

有人给老人递了一杯茶,老人又意外了一下,称赞说:“安达。你们家的人都是好人。谁不嫌俺们蒙古人穷。”

沈砚说:“我是生意人,我还从你们身上赚钱了呢,怎么能薄待自己远方的客人呢。”

大家正在说话。

有几个异常高大的蒙古人走在民市上。

他们怒吼:“各部听令,传大汗、太师旨意,一切交易全部停掉,我们蒙古人不要那么没出息,被欺负成这样了还像狗一样摇尾巴。”

沈砚看看身边的蒙古老人。

蒙古老人则站起来,向他们走去,双方说了一会儿话,老人回来给沈砚说:“可能要打仗了。汉人。我们走啦。业先的使团到了烟京,大晟说我们申报的3000人的使团,实际上只有2000人,说我们是骗贡,当场让我们滚。”

他又说:“业先被美人迷了眼,大晟的使者说皇帝要把女儿交给他,他生生受了戏弄,就看他怎么给我们蒙古各部交代吧。”

沈砚大吃一惊。

当今皇帝只有一子,就是太子,他哪有女儿?

很快,也有大晟官吏骑马入市,大声宣布:“立刻停止互市,退回关内。”

风向说变就变,马上就有人对着蒙古人破口大骂,肯定是他们做错了事,让朝廷发现了。

沈砚送老人和少女走,边走边说:”你们有没有一起的部众,赶紧走吧,一旦起冲突,弄不好就会打起来,你们老的老,小的小,别管别人了,先跟自己的部族汇合。“

老人绷着脸说:”安达。你是个好人呐。要是大晟的官吏都像你,我们还会打仗吗?都是身不由己。我也送给你个什么吧,如果日后刀兵相见,你到了蒙古,就以此为信物,说你瓦剌部哲恒阿哈马哈木的亲戚,我想如果是在草原的西部,你一定畅通无阻,可以找到我们。“

给沈砚送了一把羚羊角短刀。

挥手告别。

沈砚望着几乎空了的货物,宣布说:“各位兄弟,我们也走吧。”

别人都是扫兴而回,只有沈砚的人,个个都是高头大马,两百多辆车的货物,除去兄弟们的酬劳,仍换来了四、五百匹马,还有不少皮货。

边军嫉妒,还想来夺。

只不过沈砚身上有大内的腰牌,跟出来的巡检司和五城兵马司也是官兵,亮出身份,有惊无险过关了。

进了关,大致的脉络就清晰了,主管会同馆的官员发现瓦剌使团虚报人数,便按实际人数处理招待事宜,而司礼监刘公公立刻将赏赐的丝绸等物减半,加上铁锅价格暴涨,皮类价格暴跌,马匹价格也被压低,结亲之事又毫无音信。业先极为恼火。

业先翻脸了。

但是以沈砚的了解,这是大晟的一面之词。

大晟眼下有适龄的公主吗?就算有,大晟的公主几人曾经远嫁蒙古过?就算使团人数影响赏赐,问题是,你都3两银子买一匹马了,朝廷买马5000匹以上,你还较这个真呢?

所以,综合归纳,这次翻脸,就是源自于大晟官吏的贪得无厌,业先见势不妙,要停互市,汪柏担心自己担责,请示了上头之后,找了人哄了业先,如果业先到了烟京,真的要求娶公主怎么办?

不知道皇帝参与了没有。

反正以刘公公为首的内官外官勾结在一起,以他使团人数不符找错,刺激得业先翻脸了。

但作为贸易中为数不多的获利者,沈砚没有一点喜悦,你说业先也是一代天骄,他回去之后,怎么跟蒙古人交代?

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