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能不能用脚蹬动车轮呢?(第2页)
马车大战都能打到御史大战。
起因是因为一位姓史的御史,不知道是不是顺天府的枪手,开枪了,说京城现在到处都是马车,马到处拉屎,有时候塞车不说,还不安全,五城兵马司也不管,不如限定一下京城的马车。
其实也没错。
但有人主张就必有人反对,双方不断论战,跳进去辩论的人也是越来越多。
赵可怀在车站碰到一身红衣的沈砚。
就见下工的时候,沈师爷在门口路边摊,要了几盘小菜,皱着眉头举杯米酒,跟兄弟们干杯,不由心头一颤,忍不住感慨一句:大丈夫当如是。
旁边的同僚扭过脸,不自觉看了他一眼,他可是被沈师爷抓到五城兵马司,在这儿受罚的呀。
赵可怀屁颠屁颠跑去。
沈砚让一位兄弟给赵可怀让了座,赶紧给他倒一碗米酒说:“不能喝太多,我见过喝糊涂的车夫,不过下工之后,喝一杯半杯应该可以,干完活喝一点米酒,琼浆玉液也不为过。”
赵可怀传递消息说:“朝中有御史弹劾,你可知道,我现在知道你为啥反感御史了,啊呀,这种事儿操这种心干什么呢?”
沈砚听他说话,吓了一跳,要是这么一限车,你跟万顺打什么呀?
他说:“老赵你看我这样行不行,马屁股的屎我接着,要是不行,我给衙门缴纳清洁费?车,你知道,我们跟窦先生一起谈造车的时候,窦先生说西方的马车有刹车,我给车辆都加上刹车怎么样?除了车夫喝止,咱们再加一道保险?”
赵可怀忍不住说:“你不用这么夸张吧?”
沈砚说:“也不是。我是民,万顺是官,他可以硬着头皮干,我还是得小心为妙,不定得罪到谁,谁一声令下,兄弟们就没饭吃了。”
赵可怀点了点头。
他说:“也有好事情,也有御史觉得是好事儿,人都坐马车,效率都高了,那八抬大轿我坐不惯,反正我坐惯了马车,你从费用上算,你就是四人小轿,你一年四个轿夫什么费用?”
沈砚说:“真的吗?不嫌马车费劲?”
赵可怀说:“不嫌。马上开了互市,马匹还便宜还容易买到,就你这种马车,我看好几个同僚都买了,听他们说,价格反而比那种大帮子车轮车还便宜,正阳门那边的商行卖的有,我也打算买一辆呢。那边你肯定比我熟,改天你给我一块去看看?”
沈砚笑着说:“我送你一辆不就行了吗?我工坊出的,独家,别人生产不出来。”
赵可怀震惊了:“你跟我,跟老窦他们一个劲儿谈论马车,敢情你不是自己车行跑马车,是你生产马车了?”
沈砚说:“对。产量不大,现在一边给车行换新车,一边拿出来卖,东便门外头的车工坊还没修建好,等修建好了,到时候卖车,修车都放到那边,我们现在是六两银子一辆车,二两保维护三年。一般像样的车,我看都十两十几两,比牲口贵,是便宜才受欢迎的。”
赵可怀当场在身上掏银子:“我买了。真买了。你要送就是害我,别忘了我是御史,我不要你送的,你到时候再抓我一回呢。我自己出钱,这车六两银子,等一开互市,把牲口配齐,加起来顶多十几两银子。”
沈砚小声说:“你别忙着掏钱,车生产不过来,排的都是单,得过一段时间,实话告诉你,万顺商行下了一百辆的单,因为车马行,全部要求包三年。”
赵可怀说:“大班不知道是你的生意?”
沈砚说:“知道也装傻吧?他估计还害怕我不卖给他呢,我的车装釭锏了,相比而言,轻便得很。”
赵可怀问:“釭锏是什么?”
沈砚比划成圆,解释说:“就是在轴和榖之间上包钢圈,上的猪油。车马行其实是给弟兄们谋个营生,咱自己是吃工匠饭的。”
赵可怀惊若天人,赞不绝口。
沈砚又说:“你知道有一种锯床是用脚蹬传动驱锯的吧,我在想着,你说这车,能不能用脚蹬动车轮呢?这马一拉,我看都坐七八个人了,车夫要是时不时蹬动车轮,是不是能给马减轻点重量呢?”
赵可怀愣了:“沈师爷你这聪明才智,你以后不会走工匠这条路了吧。”
沈砚叹气。
过两天去落籍,去燕山卫看看吧,实在不行,科考一下,能考个贡生、考个举人,是不是好一些?
否则见了官场多人,你身份不对等,他见面要你跪,恶心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