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鼎当当 作品

第131章 找人的黄金时间都没了呀

苏见雪像是人间蒸发了。

沈砚也找不到人去了哪儿,找下去一直没有进展,已经没有头绪了。

他怀疑人去了外地,或者已经出事儿了,但是没办法,也只好让人多加留意。

人在城里,他跟族叔沈忠和吕不白见了一面,问他们那边债券怎么样了。

沈忠给他比划了两个指头,嘴角里带着笑意。

沈砚觉得200两也不错,这样的话自己就更有把握了。

然而沈忠补充说:“2000两的票面全部出手,吕不白承诺兑给协会和牙行承销,给他们百分之五提成,短短几天就全出手了。”

沈砚浑身一颤。

沈忠问:"怎么了?”

沈砚忍不住问:“为什么卖那么多呀?这一卖2000两,利息和提成一年下来,起码要四百多两,我们起码要挣两千四百多两银子才能兑付吗?”

本来沈忠和吕不白都在兴奋,闻言都愣了,是呀,这东西是借款,它不是不还了。

吕不白连忙说:“那东家你为啥要印两千张债券呢?”

沈砚说:“这是印刷的,你们懂不懂,你不印两千张,人家给你起印吗?这么一弄,麻烦更大了。”

跟预想的不一样,这怎么一出手就没了呢?

走出来看看,窑厂在正阳门下贴着告示,正在招聘画工,男女不限。

下头站着的百姓议论纷纷。

南方因为纺织业发达,早就在招女工了,但在北方,很少有招女工的,所以大家好奇不已。

沈砚知道,这是在贯彻自己的意志,今年打算在陶瓷上下功夫,为了出高档陶瓷,画师就要跟上,反正现在手里钱多,怎么花变得不重要,怎么挣出来反而更重要了。

因为通州那家修院子财主,沈砚是去工部寻的匠人,这样匠人拿聘金,提成保质保量保利润的提成金,全权负责工程,自己这边只需要找个兄弟给他对接,辅助他,从中协调资源,再让账房兼顾收支,基本上就不用管了。

这是一种新的合作方式,匠人们屡接工程,经验丰富,而且手下有大小同行,还在再外包,根本不用自己多管了。

现在沈砚钱够了,决定用这种办法,把自己这边所有的工程都开工了,再不要稀稀拉拉地干,这就又去工部找人问匠人去了。

永惠河的车马行,马车维修制造工坊,河边仓库,通惠河泊船码头全部开工掉。

威宁伯府大院其实只剩收尾了。

自己河泊的工坊也大扩修,除了配套的工坊往两路延伸,为了防止永定河发水,沈砚还决定把门前的河堤用砖石加固起来。

与此同时,再起一驾大水车,用水车带动往复锯处理原木。

这在京城几乎没有。

圆柱加工,木头加工板材,没有这种天然动力转化,对木工来说都是噩梦,太费工了,只要这个工坊做起来,原木加工和板材加工,几乎是京城独一份,你要买个门窗,木厢墙板,还能用自家工匠给你加工成成品的。

再就是炼钢、炼铁、铸铁。

一方面自己现在建筑上需要,最起码铁钉你需要吧,什么门环,包面铁皮。

沈砚还在考虑铁包柱,对于承重要求不高的柱子,如果你能解决铁生锈的问题,用钢铁浇铸空心铁柱,说不定比用木头省钱。

或许外面用起来不放心,那也没关系,自己可以先用。

守着采矿司这座矿山,你不下功夫,你到哪赚钱呢?

就是自家车行的马车车轮和车毂,也足够把这个工坊做出来规模。

至于威宁伯府,主要用于做试验,将来试验不再放在外头的工坊做,你不保密呀。

等在自己家里试验好了,掩人耳目,加一下旁枝末节迷惑人,别人就学不去。

就像罗娘子前夫的师傅家,他们烧瓷,关系再好他不让你在一旁看,都是他一家人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