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鼎当当 作品

第120章 这是她愿意你愿意的事儿吗?(第2页)

静虚已经不坚定了。

宗教义理她不擅长,她还觉得她是道家的人呢。

唉。

这一教缺士大夫、读书人,义理上我们梳理不出来呀。

她眼睛一红,看向一侧去,咬准了说:“要是朝廷不害人家破人亡,白莲教顶多是迷沌之众,唯独挑出来说我们造反暴乱,我不同意,都是官逼民反,人不知道造反是要杀头的吗?只是白莲教让我们一个个散沙凝聚了起来,最起码我们可以友爱互助,我承认,白莲教这些卷宗里,坏人真不少,但唯独专门造反,我不承认。”

召凤说:“你若真为百姓着想,就该解散白莲教,让那些被蛊惑的百姓回归正途,有了冤屈,要伸冤,官逼民反了,走正经的通途,你可知我大晟拦轿喊冤,虽然越诉者笞五十,但是挺过这五十,他就必须得受理?”

沈砚由衷佩服,看,这才是我娘子,血脉压制一样,反贼静虚都直接被她压成小草和豆芽了。

但道理上?

沈砚不认为应该占召凤这边,自己也算半个官府中人吧,正因为了解官府,所以更希望官府能反省自身,他忍不住说:“召凤你幼稚了,你不在民间,你不知道,你告状的人,底层官府都在盯着你呢,你想越级告状了,他拦着你,带你回去,把你送黑煤窑不说,甚至会提前去守着上级官员,因为越级告状要挨这五十下,他与差人勾结,五十下打你,必死无疑。所以在我朝,越级上告就没有好下场的。”

召凤震惊说:“这怎么可能?”

沈砚说:“为什么像静虚这样的白莲教,我同情他们?就是官府有责任有义务更正很多不可理喻的地方……回头我给你讲一讲周前告状,当天我们各个衙门跑了个遍,均不受理,所以赵可怀要插手五城兵马司,提到让科贡主事儿,他是看到了告状难,判案难的现状,说以后五城兵马司可以独立受理审案,他错误认为五城兵马司都是科贡就可以受理审案了,却不知道我们大晟朝廷以无诉讼来评判治理成绩。更不要说各种门槛了,对于普通人来说,光写状纸就把他们阻拦在外了,普通人写状纸成本高,请状师成本高,告状过程麻烦,审案说不清,结案时间长……”

他又说:“很多案件,官府觉得事情小,不去调查,不去取证,大家就在县老爷的公堂上你说你的,我说我的,谁会说,谁说的像是真的,县老爷听谁的。

“小案子,县衙也支持不了取证的成本,县官也不能日日坐堂审讯,县中事务繁忙,都找他,这种主官问案断官司就显得可笑。所以大家称颂的青天大老爷,也就是有些县官有同理心,机敏聪慧罢了,所以司法上不能澄冤。

“赋税上不能恤民,摊派火耗不能制止,冤狱频发,宦官派驻、士大夫和绣衣卫不遵大晟律,老百姓们怎么可能感怀圣德。若我判断不假,静虚应该是家中有冤。她不是坏人,她懂医术,在京西治病救人多年,所以我觉得要给人迷途知返的机会。我也给她说了,当今太子是仁厚之主,太子跟你哥关系那么好,上台之后,我们通过你哥给朝廷建议,改变这种现状不好吗?她何必一定造反?我还在说,造反了你们也解决不了问题?你们就算另立朝廷,大晟朝廷遇到的你们一样遇到,你们还不一定胜大晟朝廷呢。”

召凤口气缓和下来,问沈砚:“行,我知道了,那你把她带在你身边是什么意思?”

沈砚说:“我没让。我现在就是带她来这儿了解白莲教作的恶,也就罗娘子觉得她功夫好……”

他不安地说:“罗娘子想着我得罪的人多,想让她贴身保护我。”

召凤看向静虚。

她问:“功夫好?”

沈砚说:“功夫好。是挺好。”

召凤又把视线投向静虚。

不知为何,静虚一阵紧张,又不由自主低下头去。

召凤说:“你一个开工坊的,你得罪谁了,出门还带个女护卫,你想什么呢?带个美女道姑体面?用得着吗?我也缺人保护,我要了,让她以后跟在我身边,贴身保护我。”

沈砚脸色变了。

她是白莲教呀,没改造好呢,你带回大内,她宝剑出鞘,趁你不在意,去杀皇帝、太子和你哥这些位高权重的人咋办?

静虚看了沈砚一眼。

沈砚连忙给她摇头。

静虚却带着一种就不听你的那种表情,同意说:“我愿意。”

这不是你愿意不愿意就行的,沈砚问召凤:“这是她愿意你愿意的事儿吗?入宫不正身吗?”

召凤说:“你想说入宫有入宫的规矩对吧,有我在都不用,别忘了,我跟召寿长得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