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火枪的威力还没到尽头(第2页)
毕竟烟花爆竹虽然不算贵,除了大官宦、大财主,谁也不舍得成兜子成兜子玩……
最后还是静虚提醒“姐,姐,给尹媛留一些”,二人才一前一后,从河泊一口气追逐回家。
他们在廊厩边放了一炮,马惊到了。
两、三匹马儿咴咴一阵叫唤,声音里都带出来点儿牲畜的恐惧。
没想到马怕响炮。
那你说这烟花也不是光响没用呀。
要是跟蒙古人打仗,相互冲杀的时候,不知道用些炮仗,能不能惊乱他们的马队?
不过也是鸡肋。
要是这样,你干脆拖着佛朗基炮,带上火绳枪上战场,士兵们训练有素,排成几排放枪,跟弓箭齐射一样,是不是……
等一等。
窦先生说过什么?
15 世纪后半期,滑膛枪开始出现并风靡佛朗基,后来尼德兰军队进行改革,首次将火枪手的比例提高到相当水平,并将火枪手与长矛手分隔开来,排成特定队列,采取 “放完一列,退至队尾装弹,下列继续开火” 的战术。
现在佛朗基那边打仗,很多国家都在用这种战术,我们大晟要不要也试试?
中西方这种交流的意义太大了。
取长补短呀。
还有一个问题。
是弓箭好用,还是火枪好用?
刚刚放话给静虚是一回事儿,但你自己衡量,却是另外一回事儿。
火枪装填那么慢,真的有弓箭好用吗,火枪虽然理论上枪药足够时打得够远,但它准头有弓箭好吗?
带着这样的疑问,他也回了院子。
心里实在好奇,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念头,他敲敲老徐的窗户,听着老徐刚睡着又转醒。
他追问老徐:“老徐。我问你个事情,你老实答我,以你看来,是火枪厉害,还是弓箭厉害?”
老徐说:“不好说。很多人觉得还是弓箭厉害,但你练弓箭,你得有条件呀,你不光练好几年,你要有臂力,骨架,臂展,准头,有的时候更多靠天赋,但火枪,那枪管子是直的,对着只管打……”
他又说:“火药够,又不炸膛,就能打得更远,盔甲防不住,近战时射铁砂,还能打一大片,做成炮,打一二里地,城墙说不定能豁开,不是说那成吉思汗,都是用炸药炸城门吗?”
沈砚说:“行。我知道了。”
他正要走,老徐追问:“老大,你咋关注这个上来了,咱做生意的,咱管这些呢,这都是五军都督府的都督们考虑的,佥事都不用多想,佥事都是白考虑,他能决定什么兵营装备什么装备,将士们练什么阵法?”
沈砚说:“你不懂。如果官督民办,咱们向朝廷供应火绳枪,燧发枪,比西方的还好,那不发财吗?”
老徐说:“拉倒吧。老大你想得太顺,你知道我们为啥搞不起来吗?他不让你自己搞,看着什么东西好,威力大,他都扒拉到官坊里头,巧取豪夺,杀人取方在所不惜。官坊把持之后,宁愿做垮掉,他也不让你民间砰,而且从不愿意改进,我不是给你讲过突火枪炸膛吗?就我出事儿那一次,也是我年轻,爱瞎琢磨,想着改善火药,反复提纯与筛选,做成了颗粒状,给他们试了一家伙,火药威力大了,但突火枪是生铁的,都是沙眼子,崩成片片,炸伤人了,长官诬陷我的时候,人家就直接问我,你为啥要改配方呢?”
他说:“他不给民间做,不给你百花齐鸣,不让你们发财,看你有方子了,他夺走他独家,怎么可能不落后?”
他又说:“我觉得火枪的威力还没到尽头,老大我给你开门,我也想讲一讲为啥,我就觉得我遇到你,就是遇到了知音,你说咱们能不能把火药打成小煤球,不用灌药了,直接一颗一颗塞进去?”
开门了。
把沈砚迎进去。
老徐又说:“那老大你说,那铅弹它为啥非要从前门塞进去,在那捣来捣去,西方人他们脑子有病,觉得前头捣进去光荣,不能从屁眼里捣,但你不得把枪翻过来吗?我们中国人不讲究呀,把铅丸塞一颗,火药小煤球塞一颗,然后咔,合上仓,多快,举枪点火发机,到时候比不过弓箭块,比弩机总应该差不多吧?”
两个人也没点灯,老徐披着衣裳起来,沈砚则站在门口堵着门,避免风雪进来。
他们就又扎着不睡觉的架势讨论枪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