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这是给他找到一生之敌白莲教(第2页)
呼哧、呼哧只管吃饭。
王太监怀疑他吃这么快的饭,就是一放碗,吃完了,不给自己机会了,拎自己回五城兵马司,渐渐开始打冷战。
眼看沈砚最后一放碗,他飞快地决定说:“我委屈求全也不是不行,但将来问到宫里的钱,你不能让我没法交差……你得承认我该修缮的修缮了,我那儿用我自己的开销,你的我该置办的置办了,只能说我花了,但你赌气不用,你不愿意花我一分钱。”
这个可以有。
沈砚说:“成交。吃完饭你自己回去。我先走了。”
人一起身,一两的高翅银锭留下了,王太监大吃一惊,吃两碗面,他留了一两银子等着自己吃完付钱。
卧槽?
两人最多最多吃个三十多文,他给八百文?
这你就明白他一会儿把宅子卖了,一会儿把宅子卖了吧?
王太监一把捞在手里,摸摸身上,打算用制钱替换下来,把整银收好。
结果发现自己身上已经空空如也,被关在五城兵马司,拿钱给人疏通关系,让人买饭照料,应付看管和牢头,来来回回的,已经给花完了,这就拔一会儿饭,起身付钱,等找零钱了。
他忽然又在想:这位公子爷到底是穷大方,大方惯了,还是知道我在里头被洗劫了,故意留给我的呢?
沈砚赶上马车,还要去接窦先生。
接窦先生,窦先生就会过去。
他外国传教士,不放过任何传教的机会,已经反复在劝沈砚入他教了。
沈砚也就装模作样,听他布道,坐他跟前,想问他什么问题了,先点额头和两肩,脱口就是一句“主呀”。
谁为了信他的教?
我家有祖宗,我国有圣人,就是拉一波好感,希望他传授西方知识热情耐心。
对于传教士来说,前往传教,也不是无私奉献,一部分是传道情结,我来到一片陌生的大陆,我传教我开辟,未来这是我的教区,如何、如何,但同时,也要有金钱、物资支撑,等着信徒捐赠……
每次沈砚的大方都超出赵可怀,相比于赵可怀,进士,御史,官员,沈砚这位监生,他更虔诚,他没钱也尽量慷慨解囊。
所以探讨中西方文化,他是给沈砚开小灶的,给赵可怀讲西方文化,要兼顾逢迎儒教的情绪价值,否则人家听不进去,然而给沈砚开讲,就完全当成是自己的弟子了,包括几何原本。
为什么沈砚找不到几何原本,是因为几何原本还没有译本。
窦先生也不是数学家,也是在读,半懂不懂,二人凑在一起,你教我拉丁语、葡萄牙语,我教你中文,然后头对头一起探讨几何原本,并打算集二人之力翻译出来。
在五城兵马司挂名做供奉?
一开始窦先生是不屑的,弄不懂衙门聘他干什么,但随后沈砚给他找来白莲教的卷宗,开始令他兴致勃勃了。
窦先生来中国,你要说他从西方来,来到中国是为了中国人送光明,这话他肯定不反对,但我们要清醒。
他已经为了传教几经包装,为了换取大家的认同,他打入儒家内部,出场就把自己打扮成儒生。
他一开始还以为儒教是自己一生之敌,但他很快发现,儒家从来不需要你去入教,东方人好像把它当成知识体系,知识与信仰一体,而且他发现无论是赵可怀还是沈砚,完全可以接受他布道,什么洗礼呀,念诵呀,唱诗呀,没一点问题。
这些儒生根本没有我在儒教,我排斥你教的行为。
他在想,莫不是我的敌人是和尚?
去中国人的寺庙看看,中国的和尚早就被驯服了,这些僧侣传道是为了拿香油钱,为自己修行提供保障。
他们口口声声普度众生,却足不出户,失去了将中土变成佛国的打算,已经被度牒制度区分为我是僧侣,你是信徒是施主,如此而已。
和尚也不是自己的敌人。
好吧,一开始争夺教徒的想法都是错了,这回被沈砚聘用,他渐渐醒悟,这是给我找到了一生之敌白莲教呀。
我要深入了解,我要解析他们,我要批驳他们,我要把信徒们从异教徒中解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