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鼎当当 作品

第88章 世子变成了斗蟋蟀骗饭的街溜子

一套仪式好几天,天天嘤嘤嗡嗡,还不让出门,高公子进出都得翻墙,土狗都想顶他的屁股蛋子。

最终法式是好了,他们都说是好了,为了证明是好了,就是接下来找个人住大门耳房,连续住多天,看看隔夜死没死。

沈砚发现人都看自己的眼神不对,都是避得远远的,上次召凤都给自己说了,找不到原因的时候想赖给自己,自己能给他们机会?

本来已经打发静虚走了,让给罗娘子说一声,这边一切都好,就是事挺多,人家狗皇帝的人已经不让出门了。

不料隔天静虚又来。

大白天进出会遭阻拦,她都是选早晚半夜,趁没人,一拧身飞进去。

沈砚都习惯了。

要是狗叫不是呜呜呜,而是汪汪汪,估计是高公子在爬墙,他来是带肉带菜,还会顾着两只狗,狗尾巴摇得像是大扫把,恨不得亲吻他屁股蛋子接他下来。所以好分辨。

狗见他除了叫还有热情,声音里带着欢迎……

而要是突然一阵狂吠,呜呜呜呜响,不用说,静虚飞进来了,捎点什么东西,替罗娘子传个话。

反正出不去,在家就是四件事,练功,读书,画图,做木工模型。

几天功夫,他把一套佛光寺大殿给做出来一半,说玩也是玩,挺有意思的,说不是玩也不是玩,起码手里有全套图纸,繁芜无比,你能拆解看懂,各种物件,常见的不常见的你知道是什么样的,怎么做,怎么用,尺寸比例如何掌握,而且这么做的好处,避免你看书觉得会了会了,真有人找到你干活,你不知道从哪下手了,你建模型如建真室,特别锻炼人。

不光是会,你甚至能通过拆除组装来总结工序,提高效率,去想象实际建造中遇到的种种情况。

而且还有一个基本问题,现有的图纸往往都是木结构图纸,包括宋代的【营造法式】和当代的【工部工程做法则例】,提到砖木结合,但都是认为木骨架的整体性更强,砖石则更多用于台基、墙体、地面等,是“木骨砖石” 体系,这些知识结构和现在的民间建筑渐行渐远,也就是【鲁班经】面向民间工匠,详细描述了民居中木柱与砖墙的 “拉结” 方式,砖石基础的砌筑方法,木柱的固定,但依然不够,仍没有完全走出木骨框架……

眼下你家是烧窑的,你得去琢磨砖木怎么结合,你更得琢磨怎么以砖代木,不光是为了更好地卖砖,这也是个现实问题。

现在的民居,谁能弄来那么多的巨木。

自己给吴财主建亭子,都要去偷,那两尺围、几丈高的木头,本来你觉得三根够了吧,到跟前也是各种偷工减料,这个亭子才算盖起来。

大晟这个时代,到哪弄那么多原始森林,可以以这种耗费,撑起来那么多的民居建筑?

就像以煤代薪的趋势,以砖代木,也是大势所趋。

这都不是钱的事儿。

最有借鉴意义的,是建筑家们最看不上的,觉得毫无美感的城墙和长城,只是这种军事类的建筑资料,沈砚手头没有,将来试试能不能从召凤那儿找到。

想从大门出门,还是出不去。

这王瑾就跟怕他跑了一样,突然因为死人把他禁足了,但他也不想想,自己的二进院靠东侧墙,自己可以不走大门。

这种禁足有什么意义呢。

正是沈砚失去耐心的时候,刘行知来了,传召大人的意思,要带他走。

沈砚把自己斗蟋蟀的小车都拉出来了。

刘行知给王瑾传完话,看他展开双臂,肩挑小车车带,忍不住在他屁股上踹两脚,恶狠狠地说:“你就把人气死吧,整个勋贵圈,整个大晟朝野现在谁不知道,名将威宁伯的世子变成了斗蟋蟀骗饭的街溜子,召大人让你去,召大人让去,你还不忘推着你的蟋蟀去见人,我给你说,柳家找不到你人,找我们家几次了,希望商量退婚的事情,知道你现在的模样,说什么都退亲。”

沈砚说:“退就退呗,我已经把当初的婚书找到了,因为上次人家给我说柳公子找我,我现在都随身带着,见到面了,商量、商量,把婚退了就行了。”

刚说完,屁股上又被刘行知踹了一脚。

刘行知说:“你要打光棍是吧,沈铁柱,你知道不知道你们家你已经是独苗了,你以为现在的世道,无权无势,娶个媳妇就那么容易,你就自暴自弃,跟小寡妇过一辈子了是的吧?”

沈砚申辩说:“你们家也没好到哪去。”

这可是触了表姐的逆鳞了。

他一路走,刘行知一路在路上踹,路上遇到人了,沈砚现在也没有丝毫体面可言,闷着头只管走,刘行知则赶紧掩饰、掩饰,收回脚,挺着腹部,甩着胳膊掩饰,优雅地踩两下步伐,微笑着冲人家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