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鼎当当 作品

第76章 大姑娘你也太高看他了

从草原上回来,马匹不再是问题,但车怎么办?

这东西你靠买?那真的太贵了。

这不静虚女郎中把她未婚夫的匠班介绍来了,虽然这群人不知根底,不知道是否能长期干,但把他们单独放在一起,自己送去些可靠的学徒,一起造车没什么问题吧?

沈砚安排人去问神木厂,方便日后买木头,就准备开厂子造车了。

地方他准备放到东便门外,将来车行在那边,能维修、能更换。

他现在有这点好,未央大典和召凤那边什么图纸都能找得到。

所以他们只要是木工,造没造过车就可以去尝试。

尝试完之后形成工艺,按部就班造车就可以了。

他很看不起现在的车。

回顾历史,你会发现在商周时期,战车就可以造了。

那车轮,那辐轴,那车辆奔跑作战,奔行数百里打仗,总觉得车轮和车开起来轻盈精巧。

你再看看当今的那种负重车辆,轮子跟个老帮菜一样,又厚又重,车轮内外两侧穿着铜泡大钉,车轴车榖看着跟镶上去两个小桶一样。

人家西周时期也没弄成这样呀?

你要说你能负重,人家不行吗?人家一辆车上三个人,彪形大汉全套重甲,一个近200斤,甚至还有人能超过的200斤,一辆车松松600斤。

你现在的马车都是慢慢走,人家是战车,在战场上奔驰。

战场上瞬息万变,马拉着车,在复杂的环境中能一直拉到马惊车败,翻滚倾覆,人家负重就差吗?

沈砚捏着刚刨好的木料翻看,着眼的都是细节,这给赵全他们一个强烈的暗示,木工上我也懂,问你们什么,你们不要信口开河。

赵全穿件石青长衫,领口绣着暗纹,看着高高大大,加上额头光洁,眉骨清秀,很容易赢得人好感。

沈砚感觉他跟那个静虚郎中挺般配,结果很可惜,静虚出家了。

赵全伸手给他介绍那些按照他的意思打出来的砂轮床,陶车等等,露出的手腕比寻常匠人细瘦,指腹却有层薄硬的茧,目光中带点殷切……

上次沈砚已经见过了他了,就近给他们找个院子干木工活。

有活了接,没活了造车、造工具。

沈砚问了他们造车的事情。

赵全有点为难说:“俺们兄弟原在山西,是给人家修房子造桥的,造车的话,说实话,真不会。”

说话时眼尾微扬,眼角虽无疤,却有几道浅细的纹路,像是常蹙眉思索留下的。

沈砚问他们:“如果有图纸呢?”

赵全不由苦笑。

沈砚把目光滑到赵全身后的李自馨身上。这人穿件豆青长衫,领口浆得笔挺,虽也沾着木屑,却比旁人整洁。

他面皮白净,下巴上留着三缕短须,就像个师爷,听见赵全说话,他正用软布擦拭锛子,发现沈砚看向他,他吓一跳:“小人…… 小人专攻榫卯。”

他声音清润,连忙拿起两块木料,拇指在榫眼处轻轻一扣。

沈砚挑眉,目光转向另一边的丘富。

这人虽高壮,却不粗犷,穿件藏青布褂,衣襟系得周正。他天庭饱满,鼻梁挺直,下颌线条分明,只是左额角有块淡褐色的印记。

赵全连忙说:“我们都是一个匠班里的人,说不会,肯定都不会,只能比着葫芦画瓢,慢慢摸索。”

沈砚说:“这态度就对了嘛。有图纸呢?”

赵全说:“那我们就造造看,东家,静虚说你会打铁,懂木工土建,还懂烧陶,是真的吗?”

沈砚拍拍他的肩膀,发现很结实,满意地说:“是知道一些儿,都是被逼出来的,都是读书人嘛,君子不器,有图书,有书籍,总比民间匠人更能找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