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鼎当当 作品

第75章 你把天下的兵户又坑到了一个新高度(第2页)

沈砚不知道大晟朝廷知道不知道,但他是心里有数了。

瓦拉一族因为没有黄金家族血脉,强悍一时,最终还是被崛起的铁木真后人们后来居上了。

铁木真给蒙古人打下的烙印实在是太深了。

虽然头人哈日巴已经尽最大可能来待客了,但真实情况还是令人震惊,他们几户人家只有一口锅,以石为灶,煮肉焦黑,谷物用皮囊兜着煮,根本煮不熟,只能半生吃……

这算是证实了不?

沈砚也在努力学习着语言,吴缰怕人反感,说他是东北的女直人。

他就不停地问,不停地问……

就在这一晚上,两口锅换了两匹马,而且不加掩饰,当场拿走用上。

可以说你要做这种交换,你都不用考虑到了之后找谁换,有没有商人,谁充当第三者,就这样进了帐篷,直接换了。

刚需。

前些年,答答、瓦拉、察哈尔、朵颜等部相互征战,频繁的战乱导致牧民家园被毁,牲畜被掠夺,大量人口流离失所。战乱中,牧民往往成为被裹挟的对象,不仅要承担部落征兵的压力,还要面对牧场被侵占、牲畜被抢掠的命运,许多人被迫逃离传统游牧区域,陷入无固定居所的漂泊状态。

这些年打不动了,只好再次统一,而统一蒙古的孛儿只斤氏土默特部最初的家底只是六万户中的一万户而已……

即便是现在的业先把秃儿,父亲只留给他三万户,这是什么概念呢,按照现在蒙古要求一到两帐人出一名骑兵,就算他三万户是三万户,没有因为战争和灾荒人口减少,他的嫡系部队只有一万五千人。

大晟在烟京周围有40万军户,长城九边重镇驻军几十万。

在这种情况下,大晟朝抱着头,害怕业先把秃儿带着人进攻大晟,断掉贸易,不敢卖铁锅,甚至搞以旧换新。

你说你要铁锅?

旧的带过来我给你换新的。

想想大晟的可笑之处,军费耗费那么大,不如直接吞并蒙古,年年运粮赈灾,把几万户百姓养起来。

在吴缰的翻译下问头人些问题,有些他能回答,有的他回答不了,天亮之后,和他们告别,再往西走。

一路上越发验证蒙古人的生活极其困苦,很多元代的工业水平能力全部丧失,经济单一,依赖跟大晟贸易,原本大晟是可以利用这种控制性的贸易全面掌握蒙古的,但可惜的是,沈砚不幸给言中,大晟不了解,不稀罕,不需要,防备至深,甚至怕别人恢复元气打他们,天天仰着脸,言行傲慢,还抱着头。

太扯了。

一直跑到土默特部,就是为了看看,因为这儿有业先把秃儿的王庭。

看了一圈,沈砚才往回走。

他跟吴缰说:“依我看,有三、五千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骑兵,附以赈济,足可令业先把秃儿王爷臣服,从而彻底解决蒙古问题,重纳蒙古为我中华怀抱,真不明白,我大晟怎么混到这幅田地了?”

吴缰说:“公子想一个问题,真要是那样,我们这些兵户,是不是不能活了,要更远的地方戍守,想想就把人吓死了。”

沈砚愣了。

你按现有的军户制度,你真统一了蒙古,占领了辽东,你把天下的兵户又坑到了一个新高度。

所谓一山还比一山坑,山多高坑多大。

这大晟要是这样走下去,它怎么可能从坑里爬起来呢?

想得太多还烦恼。

咱老百姓,马上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卖铁锅了,我就说嘛,这种铁锅用铁,它也不是打造兵器的理想选择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