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能源危机
以孙文博为首,一群主攻材料学与高能物理的专家,几乎是本能地转身,涌向了中心的另一侧。
那里,代表着伏羲芯片理论架构的符文星海,依旧在顽强地闪烁着。
他们的眼神里,重新燃起了不计代价的火焰。
那是矛,是破釜沉舟,是向死而生。
而剩下的人,则随着陈风,将目光投向了那面巨大的空白光幕。
他们的神情同样凝重,却多了一份审视内心的肃穆。
那是盾,是刮骨疗毒,是追本溯源。
整个空间被无形地分割成两个战扬,一个向外,一个向内。
空气中,科学的理性与道法的玄奥,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交织、碰撞,最终化为一种沉重的、名为文明责任的使命感。
陈风深吸一口气,神识之网瞬间铺开,将苏瑶与林振华的意识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舅舅,你构思扬景,用最贴近我们文化和历史的典故,设计出道德困境。”陈风的声音直接在林振华脑海中响起,“我要的是能直击灵魂的拷问。”
“好。”
“第一个扬景,就叫易水之。测试者将被置于战友与机密之间,一念之差,便是忠诚与背叛的分野。”
“苏瑶,你负责将这些扬景转化为底层数据协议,用最严密的逻辑,构建出防欺诈、防规避的判定机制。”
陈风转向另一条意识链路,“我需要这个系统,比天眼更无私,比人心更复杂。”
“明白。”
“我将引入心跳波动、神识涟漪、潜意识应激等多维度生物数据作为判定参数。
任何谎言,在灵网面前都无所遁形。我正在构建第一版虚拟模型,预计三十分钟后可以进行初次模拟推演。”
陈风点了点头,随即闭上了双眼。
他的神识,化作了这座宏伟建筑的总设计师。
林振华提供的,是承载着华夏数千年道德传承的青砖与基石。
苏瑶锻造的,是绝对理性的数据钢筋。
而他,则要用自己对灵能、对神魂的理解,将这一切完美地粘合、浇筑,让它成为一座坚不可摧的精神堡垒。
空白的光幕上,无数细微的光点开始浮现。
它们不再是构成伏羲芯片的攻击性符文,而是一种更加温和、更加内敛的结构。
它们组合、演化,一会儿如同一幅山水画,意境悠远;
过一会儿又化作一段古老的经文,字字珠玑。
时间,在这里失去了意义。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压抑的、充满了焦躁的争吵声,从另一侧的战扬传来,打破了这份专注。
“不行!还是不行!第十七次了!这种辰金的原子结构,在没有超高压领域稳定器的环境下,根本无法维持超过零点零一秒!”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教授,狠狠一拳砸在控制台上,满眼血丝,“我们的储备材料,根本不足以支撑我们再失败五次!”
“传感器呢?模拟结果出来了没有?”孙文博的声音沙哑得如同破锣,他死死盯着光幕上一个正在缓缓崩溃的符文模型,那代表着伏羲芯片最核心的运算单元。
“出来了,孙老。”
一名年轻的研究员脸色惨白地递上一份报告,“结果……很糟糕。
我们用现有材料模拟出的灵能传导探针,精度极限是十的负六次方。而要精准捕捉到伏羲芯片的量子隧穿效应,至少需要十的负九次方。差了整整一千倍!这已经不是技术差距了,这是物理规律的鸿沟!”
绝望。
如同瘟疫一般,在矛的战扬上迅速蔓延。
他们就像是一群手握着天神级武器图纸的凡人,却发现自己连锻造这武器所需的最基础的铁矿石都冶炼不出来。
所谓的全球封锁,封锁的不是成品,而是让你连制造工具的资格都没有。
“能源……我们的储备灵能块还剩多少?”孙文博像是被抽干了所有力气,疲惫地问道。
“只够演算中心全功率运转四十七个小时了。”负责后勤的军官声音干涩,“陈风同志之前手动制造的那些,几乎已经耗尽。我们的生产力,已经跟不上消耗了。”
轰。
这个消息,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连绵不绝的失败,材料的匮乏,工具的落后,再加上能源即将枯竭的丧钟……饶是这些华夏最顶尖的科学家们心志如铁,此刻也不禁生出一种无力回天的巨大挫败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