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灵能农业

李伟的事件,以及那个在灵网公共频道上热度爆炸,甚至引得官方媒体亲自下场背书的话题,#我的正义,国家帮我扛刀#,其发酵速度与影响力,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料。

它不再是一次简单的社会新闻,而是演变成了一场席卷全民的,关于勇气、正义与信仰的大讨论。

灵网控制中心内,巨大的光幕上,不再是闪烁的警报与数据,而是被一片片温暖的,代表着积极社会情绪的淡金色光晕所覆盖。

这些光晕的规模远不如李伟事件那般璀璨夺目,但它们密密麻麻,遍布了整个华夏版图的每一个角落,如繁星点点,汇聚成一条浩瀚的银河。

苏心站在光幕前,神情专注。

"报告。自浩然正气事件发生后的四十八小时内,天眼系统共记录到超过三十七万起,被判定为微正能量谐振的事件。"

"其中包括,两万一千起主动搀扶摔倒老人的行为,七万三千起车主主动礼让行人的行为,十二万起公共场合制止不文明行为的案例。

最大的一起,是一支民间登山队在昆仑山无人区,冒着生命危险,救助了三名被困的驴友。"

她顿了顿,调出了另一组数据。

"更关键的是,我们的功勋系统并未对这些微正能量谐振行为进行即时奖励。

但社会整体的负面情绪熵,却在四十八小时内下降了百分之七。

这表明,人们的行为动机,正在从追求奖励,向着自发的道德认同转变。一种全新的社会风气,正在加速形成。"

林振华教授扶了扶眼镜,看着那片星图般的金色光点,感慨万千。

"民心可用,民心可用啊!古代圣贤追求的大同之治,以德化民,我们借助灵网,似乎正在触及其门槛。罚恶于未萌,赏善于无形,这才是真正的王道。"

陈风静静地听着,心中一片澄明。

李伟的事件,像是一颗火种,点燃了蕴藏在亿万华夏儿女血脉中最朴素的善良与正义感。

灵网所做的,只是为这份善良提供了一个坚实的后盾,让人们明白,他们的每一次挺身而出,都不再是孤军奋战。

国家的意志,文明的未来,与他们同在。

这才是他想要的天网。

它不仅仅是监控,更是守护。

它不是冰冷的法条,而是有温度的准则。

"善行正反馈模型,已经走出了第一步。" 陈风开口,声音沉稳有力,"但这还不够。

守护与奖赏,解决了存量的问题。而我们,需要创造增量。

我希望灵网,不仅能让好人不受欺负,更能让每一个普通人,都能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创造更大的价值。这才是全民修仙的真正意义。"

他的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我们的文明,需要一场自下而上的,涉及所有领域的生产力革命。"

就在陈风话音落下的同时,华夏西南部,蜀地平原深处,一座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内,一个截然不同的光点,悄然亮起。

它不像沧澜市的污秽黑褐色,也不像李伟事件的璀璨金色。

那是一种充满了生命与希望的,柔和而纯粹的翠绿色。

这光点覆盖的范围不大,仅仅是一块不起眼的试验田,但它的能量波动稳定而持久,像一颗安静呼吸的心脏,散发着蓬勃的生机。

天眼系统立刻捕捉到了这股异常的生命能量场,但并未发出警报。

系统将其判定为高密度生命谐振,一个全新的,从未出现过的名词。

苏心的指尖在光幕上划过,迅速锁定了那片区域。

"目标锁定,蜀地,国家现代农业科技中心,七号试验田。负责人,袁平,七十三岁,华夏功勋农业科学家,聚光境初期修为。"

画面被放大,一个苍老但精神矍铄的身影,出现在众人眼前。

袁平院士,一个将毕生都奉献给了土地的老人。

他身材清瘦,皮肤被常年的日晒风吹染成了古铜色,一双布满老茧的手,仿佛就是从泥土里生长出来的一样。

全民修行计划开始后,这位年过古稀的老科学家,没有丝毫犹豫,第一时间报名参与。

他不像年轻人那样追求强大的力量,只是抱着一个最朴朴素素的念头:如果这太阳真元能让他多一点精力,多一些时间,或许就能多培育出一种更高产的种子,让国家的粮仓更满一些。

此刻,他正盘膝坐在自己的宝贝试验田田埂上,双目微闭,神情专注。

他并没有像常规那样,只是单纯地观想太阳,吸收能量。

而是将体内那不多的,如同涓涓细流般的太阳真元,通过自己的双手,小心翼翼地导入身下的土地之中。

他的神识同样微弱,仅仅能覆盖身前这几平米的范围。

但他没有用神识去探查什么,而是将其化作一种最温柔的意念,笼罩着刚刚播种下去的,最新一代的“龙牙米”种子。

别怕,好好长。

我会一直陪着你们。

长得壮壮的,让大家都能吃饱饭。

没有复杂的功法,没有高深的理论。

只有一位老农,对土地,对种子,最深沉,最质朴的爱与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