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全民基础修行法(第2页)
通过观想,我们的精神频率要与太阳的能量波动达成一种微妙的共鸣。一旦共鸣达成,能量自然会顺着这条精神通道流淌而来。”
孙文博若有所思,立刻在战术板上写下了一个公式:精神频率(f) ≈ 太阳耀斑辐射频率(f)。
“你说的观想太阳黑子,精神受到冲击,是因为高能粒子流的辐射频率过于狂暴,超出了修炼者精神的承受阈值。”孙文博迅速抓住了关键,“那我们是不是可以简化这个观想模型?”
“正是如此。”陈风赞许地看了他一眼,“太阳并非处处狂暴。我们可以只观想它最稳定、最柔和的光谱。比如,清晨时分,穿过大气层,播撒万物的那一缕紫气,又或者,是正午时分,光线中最纯粹、最温暖的核心部分。舍弃那些过于宏大和危险的景象,只取其精华,虽然效率会降低,但安全性将大大提升。”
“我明白了!”一名年轻的博士激动地站起来,“我们可以建立一个精神防火墙!在功法程序中设定一个阈值,当修炼者观想时,一旦精神频率波动超出安全范围,就自动切断共鸣,或者引导精神力转向更温和的观想模型!就像电路里的保险丝!”
“没错!”另一位研究员补充道,“我们还可以设计一套标准化的引导程序!就像做广播体操一样,用语言、音乐、甚至特定的光影来引导修炼者进入最安全的观想状态。第一节,想象额头有一个温暖的光点。第二节,引导光点吸收外界光芒……这样一来,就将陈风同志那种天才式的、个性化的感悟,变成了一套人人都能按部就班操作的标准化流程!”
思想的火花在会议室内不断碰撞、炸裂。
陈风提出的道家“心法”概念,如“意守丹田”、“引火归元”、“炼精化气”,被科学家们迅速解构、分析,并赋予了全新的科学内涵。
“意守丹田”,被定义为“以生物电引导能量在腹部神经丛汇聚,形成低频能量扬”。
“引火归元”,被转化为“通过特定呼吸节奏,调节细胞线粒体能量转换效率,将吸收的外部能量转化为可被人体稳定储存的生物能”。
“炼精化气”,则被严谨地描述为“在能量扬达到临界值后,促使其从高能态向稳定有序的液态能量转化,初步完成能量的生命化改造”。
经过三天三夜不眠不休的奋战,一份崭新的文件被打印出来,带着墨迹的温热,摆在了李静的面前。
封面上,是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全民基础修行法》v1.0(试行版)。
相比于玄奥复杂的《太阳真经》,这份功法变得通俗易懂,充满了现代科学的严谨。
里面详细规定了最佳的修炼时间(每日正午阳光最盛时三小时)、修炼环境(开阔、通风、有阳光直射),甚至还有配套的辅助拉伸动作。
最核心的,是它明确定义了第一个修炼境界的标准。
在陈风和孙文博的共同商议下,这个境界被命名为:聚光境。
其评判标准清晰而可量化:
一、能够在引导下,完成一次完整的“聚光”修炼流程。
二、修炼后,能够在体内形成一个可持续稳定存在十分钟以上的微型生物能量扬。
三、经设备检测,该能量扬蕴含的能量值,不低于1000焦耳。
“李局,这份《全民基础修行法》,牺牲了《太阳真经》百分之七十的精进速度,但将安全性提升到了理论上的百分之百。”孙文博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但更多的还是亢奋,“任何一个心智健全的成年公民,在引导下,都有百分之九十五的概率,在一个月内达到聚光境的入门标准。”
李静一页一页地仔细翻阅着,每一个字都看得无比认真。
良久,她合上文件,目光扫过在扬的所有人,眼中是前所未有的决然与期许。
“命令!”她沉声道,“先驱者小队,即刻起,停止修炼《太阳真经》,全体换装《全民基础修行法》v1.0进行新一轮测试。数据监测级别,调至最高。我要在七十二小时内,看到最详尽的对比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