帅帅帅影子 作品

第70章 “C计划”的铁桶阵试炼(第2页)

楚风抬起头,他看到的是一幅如同教科书般的防守阵型图。

卡尔斯鲁厄原本的4-4-2阵型,在失去球权后,瞬间变成了一个极其紧凑的5-4-1。他们的前锋回撤到中场,一名中场球员则回撤到了两名中后卫之间,形成了一个五后卫体系。

而他们的西名中场,像西块移动的墙壁,在楚风面前二十米左右的区域,形成了一条密不透风的锁链。

他们不冲向楚风,不试图从他脚下断球。

他们只是卡住了位置。

死死地卡住了楚风与多特蒙德前场所有攻击手之间的传球线路。

楚风抬头看去,他能看到前腰位置的哈伊瑙尔正在跑位,但哈伊瑙尔的身边,永远跟着一名防守球员,并且他与楚风之间的首传路线上,还站着另一名卡尔斯鲁厄的中场。

他想找边路的齐丹,情况同样如此。

他想尝试一脚过顶长传找前锋巴尔德斯,但对方的五后卫体系,让巴尔德斯陷入了汪洋大海,传过去也只是以卵击石。

“聪明的战术!”解说席上,马塞尔·莱夫一针见血地指出,“卡尔斯鲁厄主帅马库斯·舒普的战术非常明确!他不跟楚风进行个人能力的肉搏,因为那是自杀!他选择了一种更聪明的方式——孤立!”

是的,孤立。

楚风感受到了。他可以轻松地控球,可以从容地将球传给身旁的廷加,或者回传给中后卫本德和桑塔纳。但只要他想送出任何一脚具备威胁的向前传球,他就会发现,自己面前的所有通道,都被堵死了。

皮球在多特蒙德的后场不断地进行着横向传递,控球率在比赛前十分钟,甚至达到了惊人的82%。

然而,射门次数,是零。

楚风尝试着与廷加进行撞墙配合,试图向前推进。但当他刚刚迈出两步,原本还算宽松的空间瞬间就被压缩。卡尔斯鲁厄的防守阵型,就像一个训练有素的捕兽笼,你安静时它给你空间,你一旦试图冲击,它就会立刻收紧。

“这就是典型的铁桶阵,而且是专门针对楚风个人特点的铁桶阵。”穆勒分析道,“舒普教练在赌,赌多特蒙德这套轮换阵容里,除了楚风之外,没有第二个人能送出致命一传。所以他放弃了对楚风本人的逼抢,转而切断他与队友的联系。这就像对付一个伟大的将军,我不去刺杀你,我只是隔断你与所有军队的联系,让你变成一个‘光杆司令’。”

场边的克洛普眉头紧锁,双手插在兜里,静静地观察着。

这是他预想过的最困难的局面之一。他知道“C计划”会让楚风拥有掌控全局的能力,但他没想到,对手会用如此极端、如此有纪律性的方式,来应对他的这次战术革命。

比赛第20分钟,楚风再次在中圈弧拿球。

他深吸一口气,【上帝视角】的全景地图在脑海中展开。他能清晰地看到,前方那片红色的区域,像一张巨大的蜘蛛网,所有的传球路线都被标记为了“危险”。

他缓缓地将球向右侧拨动,身体做出了要送出一脚超远距离外脚背转移的姿态。

瞬间,卡尔斯鲁厄的整个阵型,如同被牵引的木偶一般,齐刷刷地向他们的左路移动,完美地封堵了楚风可能传球的区域。

然而,楚风的右脚却轻轻将球往回一扣,顺势交给了回撤接应的廷加。

一次佯攻,一次试探。

结果是,对方的防守纪律性,高得可怕。

“多特蒙德遇到了大麻烦,”莱夫的声音里透着一丝凝重,“他们空有控球率,却像是陷入了一片战术的泥潭。楚风就像一个拿着顶级钥匙的开锁匠,却发现自己面前是一堵没有任何锁孔的、完整的墙壁。”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

哈伊瑙尔、齐丹等急于表现自己的球员,开始变得有些急躁。他们开始进行一些不合理的个人盘带,试图用单兵能力撕开防线,但结果无一例外,都是陷入对方的肌肉丛林,丢掉球权。

而每当卡尔斯鲁厄断球后,他们也并不急于反击,只是简单地一脚将球踢回多特蒙德的半场,然后迅速落位,重新摆好那个令人窒息的5-4-1铁桶阵。

他们的目标很明确,拖延,消耗,把比赛拖入点球大战。

对于德乙球队来说,这无疑是面对德甲领头羊时,最现实、也最有效的策略。

上半场临近结束,比分依旧是0:0。

多特蒙德的控球率高达78%,传球成功率超过90%,但射门次数依然是尴尬的“0”。

楚风站在中圈,看着气喘吁吁的队友们,又看了一眼场边面色凝重的克洛普。

他的内心,却没有丝毫的焦躁。

【战术执行力】这个新

技能,让他能够完美地保持着一颗平常心,忠实地执行着克洛普赛前布置的“控制与调度”任务。

他知道,考验的时刻,即将来临。

中场休息的更衣室,将是决定这场“铁桶阵试炼”成败的关键。而他,作为这套“C计划”的核心,必须拿出真正的破局之策。

这堵墙,必须被击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