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国王”的复盘与未来的“权杖”
曼彻斯特的夜空,与欧洲大陆的任何一个城市并无不同。_0+7·z_w¢..c·o^m/
酒店的房间里,队友们的喧闹声早己平息,各自进入了梦乡,为明天与曼联的决战养精蓄锐。
但楚风的房间里,灯还亮着。
他没有看电视,也没有玩游戏。他的面前,是俱乐部技术分析师彼得·克拉维茨特意为他拷贝的、与皇家马德里比赛的全场录像。
他正在复盘。
这不是教练的要求,而是他自己的习惯。每一次赛后,他都会像一个最苛刻的棋手,重新审视自己的每一步棋——无论是妙手,还是败招。
屏幕上,比赛的画面在飞速地倒放。他跳过了那些被媒体反复播放的高光时刻——那个生吃拉莫斯的突破,那个技惊西座的外脚背长传,以及最后那个复刻古蒂神迹的脚后跟助攻。
他的目光,聚焦在那些不被人注意的细节上。
他看到自己在上半场,有两次在接到球后,因为过于自信地选择首塞,而忽略了身边更稳妥的回传选择,虽然没有造成失误,但却延缓了球队的整体进攻节奏。
他看到自己在下半场,被拉莫斯和迪亚拉的“牢笼”战术针对时,有一次下意识地选择了强行二过一,结果被迪亚拉预判,险些造成丢球。
他还看到,在C罗与劳尔打出精妙配合完成反超进球时,自己因为注意力过于集中在C罗身上,而对劳尔的前插,出现了零点几秒的反应延迟。虽然那个球的主要责任不在他,但追求完美的他,依然将其视为一次防守端的瑕疵。
【上帝视角】很强大,但它提供的,是“信息”,而不是“决策”。如何在一瞬间,从海量的信息中,做出最正确、最高效的决策,依然是对他个人球商和经验的终极考验。
“还不够……”楚风关掉视频,靠在椅背上,喃喃自语。
他的脑海里,开始进行一场更深层次的、关于自己未来定位的“战术风暴”。!j+j·w\x¨c¨.,i¨n^f-o.
与皇马一战,他用“古蒂式”的踢法,震惊了世界。但这只是他在【上帝视角】这个新技能加持下,一种即兴的、最大化利用视野优势的尝试。
但这,会是他的未来吗?
成为一个后场的组织核心?一个像皮尔洛或者哈维·阿隆索那样的“节拍器”?
他立刻否定了这个想法。
“不,这只是我武器库里的一种武器,而不应该是我的全部。”
他的脑海里浮现出皮尔洛的身影。皮尔洛是伟大的中场大师,但他需要加图索这样的“屠夫”在身边为他保驾护航。他的体系,需要全队为他一个人服务。
“克洛普的足球,不是这样的。”楚风心想,“gegenpressing体系里,没有谁是纯粹的‘艺术家’,每一个人都必须是能上能下、能攻善守的‘战士’。”
他很清楚,自己的身体天赋——【铁血之躯】的力量与对抗,以及【国王的权杖】所赋予的恐怖爆发力,如果仅仅用来在后场传球,那将是天大的浪费。
那么,未来该怎么踢?
在克洛普这套以“高位压迫”和“快速转换”为核心的战术体系里,自己这个拥有了“超级巨星”级别能力的“边后卫”,最理想的模板,应该是什么样的?
他的思绪,开始穿越时空,飘向了未来。
他想起了,在另一个时空里,克洛普在利物浦所掀起的那股红色风暴。
他想起了那对被誉为“现象级”的边后卫组合——特伦特·亚历山大阿诺德,和安迪·罗伯逊。
“利物浦模式”,这个词汇,在他的脑海中清晰地浮现。
阿诺德的角色: 名义上是右后卫,实际上是球队的“右中场”和“组织核心”。·w*o*d*e_s,h!u-c/h?e+n?g,.!n*e^t\克洛普给了他极大的自由度,允许他频繁地内收到中场,利用他那手术刀般的长传和斜传,来主导球队的进攻方向。他的位置,是一个“伪边卫”。
罗伯逊的角色: 在阿诺德内收的同时,左后卫罗伯逊则会变成一个纯粹的“攻击型翼卫”。他会疯狂地前插,利用他不知疲倦的跑动和速度,为球队提供进攻的宽度和纵深。他的任务,就是冲击、下底、传中。
“一个主内,一个主外。一个负责组织和调度,一个负责冲击和爆破。”楚风的眼睛越来越亮。
这个战术,简首是为现在的多特蒙德量身定做的!
“我,可以成为阿诺德和罗伯逊的‘结合体’!”
当球队需要控制和组织时,我可以像阿诺德一样,利用【上帝视角】和【黄金外脚背】,从后场发起精准的调度和转移,成为球队隐藏的“节拍器”。
当球队需要冲击和爆破时,我又可以像罗伯逊一样,利用【国王的权杖】的突击能力,沿着边路发起不可阻挡的强行突破,成为撕开对手防线最锋利的尖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