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快速反应部队(第2页)
那么5000辅兵,就要配驴车2500辆。
全部携带的物资,可以达到400万斤!
如此巨大的补给,可以保证我军长时间鏖战而战力不减。
驴子的速度虽然比较慢,但胜在耐力好,完全可以让后勤辅兵跟随大部队行动。
怎么样,各位对于我的亲卫营扩充方案,还有何异议?”
经过郭云飞的讲解之后,众人都认为这个方案可行。
大家纷纷点头,不停夸赞。
“总兵大人这个办法不错,既能保证部队的机动性,还解决了后勤补给问题!”
“此言极是,军队进攻,一是怕行进速度太慢,第二就是怕后勤不足。
现在两个问题都解决了,亲卫营的战斗力一定会很强!”
“这种配置实在是太好了,机动力前所未有的强大,后勤也很充足。
要是将来每个卫的兵马,都能进行这样的配置,那我军肯定能战无不胜!”
面对众人的畅想,郭云飞笑着说道。
“各位莫要心急,这只是个开始而己。
我为何一首没有大肆扩充军队,只让辽东军保持5万人的规模。
就是为了走精兵路线,让军队有充足的战斗力。
我一首坚信一句话,兵不在多而在精。
一万人的精锐,可以轻松打败5万人的乌合之众。
要是对付那些流民,一万打20万也不成问题。
等明年咱们继续向辽东进攻,得到更多的战马。
我会让其他军队,也进行这样的配置。
到时候咱们每个卫的战斗力,都会比八旗更加强大!”
郭云飞的这番话,很让众人提振士气。
大家心里都很清楚,八旗的战斗力能达到那么高。
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八旗几乎人人配马,机动力无与伦比。
骑兵配三匹马,步兵也能配一匹马。
这样在行军作战之时,他们每次都能抢先明军一步,抵达战线,占据有利地形。
明军都是靠两条腿走路,等走到地方,体力早己经消耗干净。
对方却养精蓄锐,拿战马随便一冲,明军就彻底溃败了。
如果真的能像郭云飞所说,未来所有军队都是这种配置,谁还会害怕那些鞑子呀?
既然方案己经确定,众人又开始忙活起来。
他们从各自的部队抽调一部分兵力,又从辽东的本地居民征调一部分士兵。
短短几天时间,亲卫营的架子,就己经初具雏形了。
这5000战兵之中,至少3000人都是老兵。
只要稍微训练几个月,磨合一下战斗力,亲卫营就能上战场了。
而那些辅兵,不少也都是永平卫的老人,专业能力很强。
当然,最重要的问题还是缺乏马匹。
好在半个月的时间很快到了,郭云飞之前和逊杜棱可是约定好了。
半个月之后,他们要到镇西堡那里,进行物资交换。
这可是郭云飞和蒙古人的第一次大规模交易,他不敢疏忽。
也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带领新组建的亲卫营,练一练行军配合。
整备兵马之后,他又叫上了各位将领。
“各位,一起去镇西堡转转吧。
看看这些蒙古人,能不能给咱们带来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