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那个茅草屋(第2页)

外婆睡得正香,身边还躺着西岁的表弟——大舅的孩子。苏雨荷环顾西周,见地上小箱子上放着个袋子,伸手一摸,里面大概有两碗小米。她拿出背篓里的小米袋,把米倒进去,又把空袋子收回背篓——不想给外婆添麻烦。

这时,表弟翻了个身,嘟囔着:“奶奶,我饿……”吧唧几下嘴,又睡着了。月光下,表弟眼角还挂着泪珠。苏雨荷掏出背篓里的两个饼子,放在表弟枕边。

她转身来到外屋,地上只有少半筐野菜,别无他物。她抱着衣服从后门绕出去,就听见屋里传来对话声。

“孙子,你吃什么呢?”外婆问。

“奶奶,是你给我的两个野菜饼子。”

“什么饼子?”

苏雨荷透过窗户缝隙看见,外婆爬起来摸过饼子,放在鼻子下闻了闻。

“宝,你吃,奶奶不饿。”

“你就吃一口吧,我都听到你肚子在叫……”

外婆轻轻咬了一口

,突然咳嗽起来,应该是被饼子噎着了。她急忙起身,摸索着走到灶间,传来咕嘟咕嘟的喝水声。不一会儿,外婆端着一碗水回来:“宝,喝点水,别噎着。”

放下水碗,外婆突然发现柜子上的米袋鼓了起来。她扑过去,伸手抓出一把米闻了闻,随即跪了下来:“菩萨!是不是你看到我公孙俩太可怜了,托好人给我们送来粮食?”说完磕了两个头,又拜了拜,“菩萨,你真的显灵了,求求你帮一帮那三个孩子吧,保佑他们活下来……”

窗外的苏雨荷听着这些话,眼泪止不住地流。要不是有土匪,她真想把外婆和表弟一起带走。犹豫片刻,她还是离开了,快步回到山洞,关好青石板。

这时,大柱子己经醒了:“姐姐,你干什么去了?”看到她拿出的盐罐子和衣服,又问,“你去那个家了?看见那两个老东西没?”

“还在睡大觉呢。”苏雨荷回答。

“真想一把火烧死他们!”大柱子恨恨地说。

“犯法的事不能做。我背出大半袋小米,送给外婆了。就让他们没粮吃,活受罪。”

两人又搬来几块大石头,加固青石板下的洞口,确保底下的水流不受影响。这时二丫也醒了,看见哥哥姐姐在加固洞口,问道:“姐,我发现那个地方是我们的家,为什么不仔细看看就封死了?”

“二丫,你还想念那个家吗?”大柱子问。

“我不想那个挨饿受冻的家,更恨那两个老东西,只是对这个小村子还有点印象。”二丫低声说。

“走吧,我们再也不回来了。再说,回来容易暴露我们的山洞。”苏雨荷说,弟弟妹妹听了,都点了点头。

这次探险来回用了七天半,他们带回了几样工具,路上还每人捡了几块彩色石头。二丫还想多捡些,苏雨荷劝道:“别捡了,拿太多走不动。回去看看要是喜欢,以后再来。”

转眼间,春天来了,草木葱茏。姊妹三人再也待不住了,不再满足于趴在瞭望台上张望。吃了一冬天的蘑菇、干菜和笋干,他们决定去山坡上挖野菜。算着日子,地瓜再有十多天也能挖了。

经过一个月的观察,他们确定周围没有异常。这天,三人背上背篓,拿着砍刀、竹铲和铁钎子,来到山坡下寻找初春的野菜。找了许久,每个人只挖到几株蒲公英。他们决定去地瓜地看看,一路上,苏雨荷和二丫挖野菜,大柱子负责放风,生怕遇到那群土匪。

穿过密林,他们看到地瓜地。鸟儿在上空盘旋,麻雀在地里觅食,看样子没有危险。苏雨荷教二丫掐地瓜藤蔓的尖,不一会儿就摘了半背篓。又拔了几把野葱,三人才离开。他们在树林里穿行,这样即使有人也不容易被发现,很快便回到了山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