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慎得慌(第2页)
苏雨荷小心地把这些揣进怀里,二人出来后又重新封死洞口。回到山洞,在油灯下,她打开纸条,只见上面写着:
谢谢小兄弟相救,救命之恩大如山。因征战在外,手头未带过多银两,他日定当重谢。今留下我的令牌,小兄弟若遇困难,可凭此牌求助,见令牌者,洲城府县自会出手相助。
——秦子墨
“姐,你说秦大哥去哪里了?”大柱子问道。
“应该是回大营了,肯定是他手底下的官兵找到他了。他受了那么重的伤,自己走不出去。不过从这封信看,他应该己经安全了……”
年三十这天,苏雨荷拿出三套新衣服,姐弟三人换上新装,山洞里满是过年的喜庆氛围。她给妹妹和自己扎上红头绳,又用竹筒摆上核桃、大枣、葡萄干、毛栗子,还有新炸的肉丸子、面丸子,以及熊肉干、野猪肉干、狼肉干、鹌鹑肉干,天上飞的、地上跑的美味应有尽有。
弟弟妹妹看着这些吃食,开心地笑了。这些东西别说是以前没见过,就是做梦也不敢想,如今竟实实在在摆在眼前。
锅里的蒸笼上,还放着一盘猪头肉、猪舌头、猪耳朵,以及卤好的笋干、炖好的蘑菇山鸡……
穿着新衣服的妹妹想出去“显摆”一圈,苏雨荷却摘下了两人头上的红头绳——这颜色太显眼,怕在山上走动时被山下的人看见。如今他们做事,事事都力求万无一失。
三人来到瞭望台上,拿起竹枪朝山下瞄准。瞄着瞄着,他们看到山下国道上有人在走动。
“姐姐,大过年的,怎么还有人出来?”
三个孩子趴在瞭望台上仔细瞧,只见一大队人马,赶着马车,正朝府城方向走来。
“姐,是不是逃难的人回来了?”大柱子问道。
“大过年的,来回折腾什么呀。”二丫嘟囔着。
“傻妹妹,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再说这么多人逃出去,能住得舒坦吗?战争结束了,他们能不着急回家?”
“我们和他们不一样,我们在这里住得多好,吃得也好。”二丫满足地说。
“妹妹,要不是这温泉保佑,哪有这么好的日子?而且经过这场逃难,不少人家日子都过不下去了,没粮没柴的,肯定会往大山里跑。”
“姐,你说得对!”大柱子突然反应过来,“要是人都聚过来,我们这个临时的家就保不住了,这里也不安全了。我们得抓紧时间多打点野味,攒些钱,将来找机会下山定居。”
“可是我喜欢这里……”二丫小声说。
“我们都喜欢这里,但山下也得有个家。这里只能作为秘密据点,偶尔回来看看,不能长期住。一旦被坏人发现,他们肯定会来抢。”
“我们搬走的时候,得用大石头把山洞再加固加固。”大柱子说。
接下来这几天,姐弟三人吃完饭就会到瞭望台眺望。通往府城的路上,逃难的人们赶着大车小辆,陆陆续续往回走。这样的景象,一首持续到正月十三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