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李隆基的结局
夜色如墨,浸透了长安城的宫墙殿宇,唯有观风殿的灯火刺破沉沉夜幕,亮得有些刺眼。李亨斜倚在铺着明黄色锦缎的床榻上,玄色龙纹常服松松垮垮地搭在身上,眉头却拧成了一个深结,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玉带,目光落在殿外摇曳的灯影上,满是沉沉的思虑。 张良娣端着一盏温热的参茶走近,素白的手指轻轻将茶盏放在床头矮几上,柔声问道:“圣上自回宫后便紧锁眉头,可是有什么烦心事?不妨与臣妾说说。”她语气温婉,眼底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
李亨闻言,缓缓抬眼,唇边勾起一抹极淡的笑,那笑意却未达眼底,只淡淡道:“不过是有人不安分,想谋反而已。”
“谋反?”张良娣脸色骤变,手中的丝帕险些滑落,声音也带上了几分慌乱,“圣上,这……这情况如何了?是否已经控制住了?”
李亨瞥了她一眼,语气依旧平静无波:“无事了,都处理妥当了。你服侍朕更衣吧,今晚暂且不睡了。”
张良娣定了定神,连忙点头应下,上前小心翼翼地为李亨换上绣着金线龙纹的朝服,系带、理袖,动作一丝不苟。待李亨穿戴整齐,迈步走出殿外,守在廊下的李辅国立刻躬身行礼,他身着深色官服,脸上没什么表情,只垂着眼听候吩咐。
李亨看也未看他,只沉声道:“走吧!”
李辅国应声点头,起身跟在李亨身后,脚步轻缓却沉稳。
与此同时,皇城另一端的花萼楼,却是另一番萧索景象。殿内只点着两盏昏黄的宫灯,光线昏暗,映得李隆基的面容愈发苍老憔悴。他蜷缩在冰冷的楠木椅上,花白的头发散乱地垂在额前,眼神空洞地望着窗外的夜空,良久,才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唉,想当年朕君临天下,何等风光,如今落得这般境地,竟无一人肯帮朕……”
站在一旁的高力士连忙上前,声音带着几分沙哑的劝慰:“太上皇,您放宽心些。”
他话音刚落,殿外突然传来一阵整齐的脚步声,由远及近,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李隆基和高力士同时抬头,只见殿门被推开,李亨身着龙袍,在李辅国的陪同下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一队手持长矛的禁军,甲胄在灯光下泛着冷光,瞬间将小小的殿宇挤满。
李亨走到李隆基面前,停下脚步,语气带着几分似笑非笑:“父皇啊,儿臣自继位以来,待您向来不薄,锦衣玉食,从未短缺,可您为何要想着谋反呢?”
李隆基看着眼前气势逼人的儿子,又看了看他身后的禁军,突然冷笑一声,声音因愤怒而微微颤抖:“你还好意思说?你原本就是夺了朕的皇位!如今又将朕困在这花萼楼里,派重兵监视,连半步都不许朕踏出,这就是你说的‘不薄’?”
“夺位?”李亨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低笑一声,语气陡然变得强硬,“朕继位后,亲率大军收复两京,如今河北残余叛军也即将归降,大唐的半壁江山都是朕亲手夺回来的!朕有功于社稷,这皇位自然该归朕!”
他转头看向身旁的李辅国,语气带着几分询问,实则是不容置喙的宣告:“辅国,你说说,朕对太上皇的待遇,可有半分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