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不死药成?(第2页)
章五郎摩挲着下颌陷入沉思,窗外的日光斜斜切过他棱角分明的侧脸,在青砖地上投下一道锐利的阴影。片刻后,他猛地转身,玄色广袖扫落案上竹简,大步朝贞观殿走去。
此刻的贞观殿内,身着明黄龙袍的假武曌正倚着蟠龙柱小憩,殿中烛火摇曳,将她的面容映照得忽明忽暗。见章五郎闯进来,假武曌慌忙起身行礼:"大人......"话音未落,便被章五郎粗暴打断。他抓起案上狼毫,在明黄诏书上笔走龙蛇,顷刻间拟好一道将不良人尽数划归自己统领的旨意。
"玺呢?"章五郎掷下笔,目光如炬地盯着假武曌。对方不敢怠慢,赶忙捧出雕着螭虎纹的传国玉玺。章五郎接过玉玺,重重地按在诏书末端,朱红印泥瞬间晕开,仿佛一滩凝固的血。
"来人!"章五郎甩下诏书,高声唤道。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梁王武三思疾步入殿,蟒袍上的金线在烛光下泛着冷光。"帮我查下袁天罡的踪。"章五郎的声音低沉而狠厉,仿佛从九幽之地传来。
武三思单膝跪地,沉声道:"是大人!"转身离去时,衣袂带起的风扑灭了几盏宫灯,殿内顿时陷入一片诡异的黑暗。
官道,袁天罡牵着灰驴,粗粝的缰绳在掌心磨出红痕。驴背上驮着的青布行囊随着步伐轻轻晃动,发出细碎的声响。
前方,张起灵蹲在路旁的芨芨草丛边,骨节分明的手指正逗弄着背上绘有神秘纹路的青铜龟,龟甲缝隙里还嵌着几片风干的胡杨叶。
"李兄的第二锦囊是啥意思?"袁天罡眯起眼,望着天边翻滚的铅云,声音被呼啸的风声扯得支离破碎。
张起灵修长的手指在龟甲上轻轻叩击,清脆的声响惊飞了停在驴耳朵上的麻雀。
他将青铜龟稳稳搁在肩头,龟甲上的纹路在暮色中泛着幽蓝的光:"自然是打铁花啦!"语气笃定,仿佛早已参透天机。
袁天罡将内力顺着指尖注入手中那张早已泛黄的帛图。火焰骤然窜起,帛图上若隐若现的暗纹在火光中逐渐清晰——那是一簇簇绽放的铁花,与龙乡特有的打铁花表演如出一辙。"果然......"他喃喃自语,眼中闪过一丝了然,随即挥手扑灭余焰,灰烬随风飘散在苍茫天地间。
张起灵摊开羊皮地图,手指沿着黄河故道划过,最终停在豫东某处:"走吧!河南龙乡。"暮色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与袁天罡的影子在沙地上交织成一幅奇异的图案。
三日后,龙乡的青石板路上铺满了金黄的银杏叶。袁天罡与张起灵穿过雕着龙凤呈祥的牌坊,街边此起彼伏的吆喝声中,隐约传来熔炉鼓风的轰鸣。张起灵望着街边悬挂的打铁花表演海报,忽然转头问道:"师父,等完成这些后有啥打算啊?"
袁天罡驻足在城隍庙前,望着飞檐上昂首的鸱吻,思绪飘向千里之外的长安城。宫阙楼阁在他眼前一一闪过,最后定格在太极殿前那尊巍然耸立的铜鼎:"看好大唐。只要这万里山河无恙,百姓安居乐业,其余的......便都不重要了。"
秋风卷起张起灵的衣袂,少年郑重地点头,眼中倒映着师父坚毅的侧脸。远处的龙乡河畔,几名匠人正推着装满生铁的独轮车匆匆而过,车上的铁料相互碰撞,发出清脆的声响,仿佛预示着即将上演的盛大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