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再玩一次3
“两个问题。”沈工举手提问,“第一,你说的这些需求总量确实不太少,但种类很多,这样一来,単类芯片设计建模费用会很高,不会产生太大收益;第二,mCu类芯片内部包含的很多模块属于模拟电路,878厂之前不怎么接触这类型的电路。”
“第一个问题能够解决,我们可以设计一些通用类的芯片出来,比如电冰箱用的可以设计成一个或几个,把芯片所具备的功能设计得多全面一些,大不了那些工厂只使用其中一部分就行呗。以咱们现在的生产能力,制作一枚包含2000个晶体管的芯片和一枚3000个晶体管的芯片成本差别有多少?两毛钱?”
杨山舒缓了一下语言锋芒,“我可以送878厂两台deA工作站和配套的电路设计软件,协助你们进行电路设计,现在的edA工作站勉强可以进行2000个晶体管以内的电路设计、测试等辅助工作。这样一类,你们设计芯片构架的效率就能提高很多。”
沈工点点头,表示你有钱,你是大爷。
“第二个问题,878厂确实不具备制作模拟电路芯片的能力,但是国内有几家工厂有这样的能力,咱们可以合并掉......,”
“咳咳。”董书记立刻打断他的话。
“哦,是借调,或者抽调一部分技术人员和设备过来,帮咱们实现制作模拟电路芯片的能力。”
耿波在旁边噗嗤一下就乐了。
杨山没有明说从哪个厂抽调,可所有人都知道是哪个厂子:永川半导体厂。
这家工厂在十多年前搬迁到了西部,是国内生产模拟集成电路的权威工厂。去年国内引进的ttL集成电路生产线落户到无锡后,就抽调了一部分永川的技术人员到无锡帮助建设产线。
永川厂现在已经是元气大伤。杨山再次提出抽调人员过来支援878厂,那基本就是把永川剩下的人一锅端了。
想的实在是太美了。
“人才的问题不算太难,即便咱们不用永川厂的人,也能在物理所找到精通这方面的技术人才。”穆瑞凡觉得要人并不难,国内并不缺乏这方面的人才。
比如李航,他几年前就是永川厂的总工程师。
杨山笑着冲他点点头,继续他的发言,“至于说咱们下一步生产什么样的计算器,我的建议是整合运算电路,显示驱动电路,存储模块等方面为一体,向着mCu芯片的方向发展,以单一芯片8000个晶体管为上限,尽量覆盖更多的运算功能。”
这就是把大部分压力给到了研发工程师身上,像沈工这样的产线工程师会稍微轻松点。
“把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整合到一枚芯片内,确实是有难度,但在目前的工艺条件下并非不可实现,这类芯片也是电子业未来发展的一大方向。咱们先从简单的开始,”杨山又拿起一台计算器,按下一个按键,计算器的内部蜂鸣器发出一个简单的“滴”的提示音。
“这个不难,不过没什么用,还费电。”张总工摇摇头。
难度确实不大,对整体电路运行几乎没有影响,只是多在计算器内部加个蜂鸣器而已。
“嗯,好吧,确实用处不大。那这个呢?”杨山又拿起一台计算器,按了几个键,蜂鸣器种发出了“do、re、i、fa、sol、、si”的音阶音,“这个可以实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