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回乡2(第2页)
晚上休息的时候,杨山和杨大住一屋,聊了一个晚上,直到快天亮才睡着。
怎么说呢,这个村子虽然现在的生活条件比刚解放那会儿好了不少,可还是太穷了。一户人家一年的收入货币化后也就一百多块钱,百分之八十都用在吃穿上。
就这点可怜的消费水平,钱都要失去交换中介的意义了。
按照杨大的说法,这个村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好歹不远处还有个小水库,依靠着几条小溪维持着水量,能满足几百亩地的浇灌。
更西边的几个村子穷得连全家人的棉袄都凑不齐,一到冬天,谁出门谁穿,其他人就窝在炕上猫冬。好吧,炕上也只有一床被子。
至于粮食,根本不用想,那些地方水土流失严重,完全没有水利建设,经常是种下的种子比收获得多,只能依靠返销粮救济。
谁能想到几十年后富得流油的“羊煤土气”的地方,到了80年代竟然还穷成这个样子。
......
一觉睡到十点多,杨山才睡眼迷离的睁开眼睛,还是被杨二叫起来的。
舀了盆水洗漱一番后,脑子才被冰凉的水激得正常起来。
“太阳都要到头顶了才起床,要是爹还在,一准拿拐棍戳你屁股。”杨二在旁边打趣道。
“这破路,坐车比走路还累,都快被颠散架了。”
“我看你就是清福享得太多了。当年你背着50斤的面口袋从公社走20多里地过来,也没见着多累。”
“那还是运气好的时候,能搭上到公社的驴车。”杨山想起以前的事情,现在自己确实吃不了那个苦了。
“杨家三少爷,来,尝尝我给你背回来的好东西。”杨二递给他一个小碗。
碗里都是绿豆大小的黄澄澄的颗粒。
杨山见过,野生的沙棘。是一种带刺的灌木上结的小果子。
这玩意一颗颗的摘起来很麻烦,通常是上冻后把树枝掰下来,朝地上一摔,就把颗粒摔下来,然后用扫帚扫起来收藏。吃的时候用水稍微洗一下直接带冰吃,融化后反而不太好吃了。
野生的沙棘非常酸,杨山抓起一小撮放到嘴里后就是一激灵,真tmd提神。
杨二看到杨山的糗样,呵呵直乐。
“二哥,中午吃什么?”
“莜面栲栳栳,大嫂正忙活着呢。你是真有钱啊,带过来几百个罐头,连菜带肉都有。上午的时候,你带来的那几个后生全搬上来了。”
“嗯,主要是路不好走,要不我能给你拉几卡车。”
正吹着呢,杨大进来了,“一会儿村长他们也过来吃。老三,到时候你热情点儿,人家可都是冲你来的。”
“知道啦。”杨山有些惫懒,吐槽道,“十几年前他们齐聚咱们家,也是冲我来的。”
除了村长,杨山对村里的干部没啥好印象,尤其是那个什么妇女主任,十几年前出事儿的时候没少欺负于莉。
半个多小时后,几个村干部出现在杨大的窑洞外。
嘿,妇女主任居然换人了,希望前任已经gAme over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