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油腻男 作品

第441章 拉人入伙二

杨山原本的计划是去美丽国的rCA公司买下他们在68年开发出的液晶专利技术,但没想到去晚一步,夏普公司早在1971年就把专利买走了,并在rCA公司基础上研发出了成熟的商用液晶产品,应用在今年上市的一款计算器上。

rCA公司始终醉心于研发Crt显示器,而不太看重由自己开发出来的LCd液晶技术,厂家也没有看出液晶未来的广阔前景。结果导致整个80-90年代,尖端液晶技术都掌握在小日子手里。

更悲催的是,rCA自己的Crt显示技术也被索尼公司按在地上使劲摩擦。

幸好,夏普公司买走的不是独家专利,所以杨山花了240万美元买下了同样的专利,不过他根本没打算在此基础上进行任何研发,而是找到专利局,把夏普的相关技术拿过来,准备直接抄用。

当然,为了避免以后打官司,杨山想到个变通的办法。

他联系到伦敦雷达实验室的威廉?格雷博士,准备买下氰基联苯液晶独家专利。

如果以后夏普公司告他侵权,就可以把这项专利拿出来,以专利交叉共享的方式与他们私下和解。

氰基联苯液晶比夏普目前使用的氧化偶氮苯类液晶可稳定多了,而且在显示的时候能够呈现更为纯粹的黑色。

不过拿到这些专利不等于能够制造出来。

杨山有钱建厂,但不懂液晶技术,也懒得自己折腾,所以就到处搜刮合适的技术人员和职业经理人。

在问到火大少的时候,没想到他居然对这玩意感兴趣,两人一拍即合,合伙开工厂。最后两人商定,杨山用基础液晶专利+厂房土地+5000万港币占股6成,火大少投资4300万港币占4成,共同成立一家液晶面板制造厂。

杨山打算把这家工厂的运营完全交给火家,让他们去全世界请高手照着专利抄吧,如果实在没办法实现量产,那杨山只当这6000多万港币扔水里了。

好在杨山和火家目前都不差钱,还亏得起。

当然,如果液晶这一重要拼图缺失,杨山的潜在损失可能会更大。

杨山准备建立一个由几家工厂组成的制造业联合体,为他自己的事业腾飞打基础。说实话,对其他人来说,这几家工厂并不是一个特别好的投资项目,不论是任韦黎的晶体振荡器还是火大少的液晶面板项目,近十年内都不会在全球有多大产值。

相对来说,任韦黎家的的晶体振荡器工厂稍微好一些,产品单一、技术单精。只要耐得住性子,活下来不难,甚至可能活的很好。

液晶厂未来的“钱景”则更黯淡一些。液晶面板制造涉及的相关专利技术实在太多,包括但不限于液晶材料、玻璃基板、金属电极等方面,生产设备还极其昂贵。在香江这个技术孤岛,如果没有杨山的金手指指导着到处投机买专利,根本没有生存的土壤。

不出意外的话,这家工厂建立后,还需要持续输血,才能实现正常运转。

这也杨山没好意思让火家拿大头的原因。火家两辈儿人对他都不错,不能把人家往死里坑。

现在只能期望杨山弄出的玩意有足够大的市场前景,让液晶厂能够及早盈利,等熬到80年代,那就有的赚了。

“杨哥,你说这一大片厂子办起来,会不会把香江的专业人才都抽干。”火老大意气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