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利扬合并
在约定了一些后续细节后,董处长起身离开了。他的任务已经完成,当天晚上就会回到北边,然后就开始按照约定办他的事情。
了却一桩心事,还把事情办的这么顺利,杨山也没急着飞往伦敦。
既然已经回来了,那就把手头的事情清理完再说。
下一步他要对利扬电子厂进行整合。
这家厂子开了有5年了,流水从每月不到10万发展到现在的200多万,芯片封测数量从300万到1300万。
规模可以说翻了几个跟头,但是利润一直被压的很低,到现在每个月的纯收益不到20万,甚至还不如他买房之前。
香江的税务局为此来查了好几回,查到最后,他们不得不承认,利扬厂没有偷税漏税。也不得不承认,杨山是个神经病。
因为他把封测的利润大头都分润给了下边的三个封装厂,然后逼着他们更新设备,扩建厂房。如今这三家封装厂无论是生产设备还是工作环境,都上了几个台阶。
三个工厂主跟着杨山混确实比以前好过,少操心还能赚更多的钱,但是与其他行业相比,投入产出比一直都不算高。
现在整个香江境内的独立封装厂,都被杨山卷的惨淡无比,除了他管理的三个厂子,只剩下两、三家小型工厂,还都处于半死不活状态。
国外在香江开设的封装厂也好不到哪儿去,随着香江的土地价值提升、人工费用暴涨,很多企业已经开始缩减工厂规模,把产业向更廉价的地区转移。
最惨的仙童公司,他们已经没有能力再新建工厂,所以把香江当地7成的封装业务都转给了杨山。自己手里只保留一些单价高、工业级甚至是军用级芯片的封装业务。
即便如此,杨山也没有停下紧逼的脚步。
通过这些年来的技术沉淀,杨山管理的封装厂的技术水平已远非昔日吴下阿蒙,封装过程中芯片直接报废率已经降到5%以下,封测全流程的良品率已经达到了89%,这一数字甚至比美丽国本土封装厂还高出几个点。
有了这些资本,杨山觉得时机差不多了,该做出一些改变了。他把三位工厂主邀请到了利扬的那间小黑屋办公室。很久没进这间屋子了,还真挺怀旧的。
“吴老板、徐老板、赵老板。三位都看过利扬前几天发给你们的合并意向书了吧?”
三位老板对视了一眼,微微点点头。
“那好。我再大概说一下,现在经济形势不太好,全球的半导体行业的市场需求在萎缩,所以我只能改变咱们的合作模式。我的初步打算是把三位的厂子与利扬合并成一体,成立一个大型的封装厂,利用规模优势,趁这个机会把市场份额扩大一些。
如果你们愿意合并,可以有两个办法,一是拿股份,具体的股权分配,可以依据诸位各自厂子的实力再行商讨;二是拿现金,凭着咱们这么多年交情,我也会给诸位一个不错的价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