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油腻男 作品

第436章 约定一(第2页)

香江本地更是缺少这样的人,别看香江中文大学这些年培养出一些具备电子专业基础知识的毕业生,但这些人距离上产线、生产出合格的产品还早着呢。

现在有人主动想把专业人才送过来,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

“你能接收多少人?”

“100个吧!”

董处长轻哼了一声,这是打算把国内过来的人当成免费劳动力用了。

他没想到杨山答应的这么痛快,而且愿意要的人数可以说是不限量。

因为无数在风潮期间跑路的人,对国内都是避之不及的,杨山的回答让他感觉自己肩上的压力轻了许多。

“我尽量安排吧,具体出境理由和方式,我还要回去研究。”

看来这个主意还是董处长的个人想法,不过杨山感觉凭借他的能力和背后的能量,这事儿十有八九能成。董处长从来都不是个死板的人,甚至有时候圆滑得不像是个技术出身的军官。

“董处长,我能提一些具体的需求不?”杨山眼珠一转就有了想法。

对样杨山的作风董处长早已熟悉,不论做什么事情都要提点条件,拿些好处,“你要什么?”

“我在四机部的时候,也认识不少人,尤其是于很多878厂的一些技术人员都打过交道,知道他们的能力。是否可以要一些我熟悉的人,您去帮你协调,尽量说服他们来我这里。这样对我以后开展工作也有帮助。”

董处长轻笑了一声,果然很会顺杆爬,他掏出笔记本,从上边撕下一页纸,“写吧,最多一页纸。”

杨山也没不客气,拿过纸笔开始在上边写起来,直到把他脑子里能记住的名字全部列出,才意犹未尽的递还回去。

有熟人在好办事儿,至于他们的思想工作如何做,那不是杨山要考虑的问题。

等董处长接过纸看了几眼,脸色就不太好看了,上边的名字很多都是几年前878厂筹建时期的技术尖子,现在都处在厂里的重要位置,杨山这是想把京城的878厂一锅端啊。

“耿波不行,他在厂里负责晶圆提纯工艺,你新建的厂子又没有硅晶圆生产线,让他来做什么?”

杨山撇撇嘴,没做反驳。

“他下边的几个人也不用过来。李航也不行,他调到陕西厂去了,是那里的总工。”董处长边看边否定。

“董处长,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你让我写个什么劲儿?”杨山开始吐槽了。

董处长没理他,继续往下看,又接着否定了几个名字,“丁冲是谁?”

“我初中同学。”

“哦,”董处长似乎想起了什么,“是十几年前和你一起写收音机科普册子的人,他专业不对口吧,这个人不行。”

“他是我哥。”一直没有说话的丁芸冷不丁插话进来。

董处长把视线转向声音来源,有些惊讶的问,“这么说,你们从小就认识?”

“嗯!认识,都在南锣鼓巷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