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油腻男 作品

第516章 星空电视台一(第2页)

太不可思议了。

当然,这一切都是杨山在离港前已经与港府官员沟通过,并且申请下来的。

面对申请,港督对此不予置评,选择了漠视。

这是麦理浩对杨山多年来积极配合他的施政措施的回报。

是的,杨山个人很喜欢麦理浩这个人,他的执政方式让杨山有种熟悉的感觉,这tmd才是执政者的样子,让那些成天就喜欢打嘴炮的东西都死远点。

所以杨山对他推出的所有政策都表现的很积极,在主观能动性上远远超过其他富豪。

与其他人只是捐款或者口头支持不同,杨山真的是主动参与其中。

诸如公屋建设、九年免费教育、公共卫生、市政建设之类的政策推行中,杨山会让他下属的工厂直接对接港府,配合政策的执行。

有的时候他觉得港府的效率不太高,直接自己做了。比如厂区内部及其周围的环境,很多都是越同系的工厂自己出钱来维护的。连厂区周边的大街小巷都实现了风格统一的铺装,普通民众即使不认路,见到这种路面也会知道已经临近越同厂区。新建的燃煤电厂更是一扫煤灰漫天的刻板印象,建设的如同公园一般。

杨山的一举一动都很有影响力。

从78年开始,越同系工厂的用工人数超过两万,如果算上家属,关联人数已接近10万。如果把间接依靠这些工厂吃饭的人数都加上,很可能超过20万人。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这些人也或多或少的也在支持政府政策的推行,至少不会故意阻碍,鬼知道有没有人会把小报告打到杨山的桌前。

政府没做的杨山也喜欢做,比如,他让工厂与多家医院、学校建立合作关系,为员工的医疗、继续教育等方面提供保障。

其实杨山有时候也会想为什么会喜欢这种道道。

想来想去他觉得自己可能是被体制化了,他前世大部分时候都生活在国企中,这一世的前半段也是如此。

比如他就对干净、整齐、风格统一的建筑外观有特殊的喜好,看着舒服。

杨山在内心里就是想把手下的厂子办成国营企业的样子,哪儿哪儿都要大气。

当然,面对完全私有化的申请也不是没有反对的。

布政司长官姬达爵士就不赞成。

但是财政司长夏鼎基充当了说客,帮忙劝住了他。

其实姬达对杨山的印象不错。

他在二战后就一直在香江任职,还担任过廉政专员,廉政公署就是他亲手建立的。他很早就知道杨山这个人,也完整的旁观了他的发家过程。

他担任廉政专员的时候曾经查过杨山,贿赂官员的行为很多,但是利用贿赂侵占他人或者公众利益的事情没有过,他的贿赂更多是为了防止别人捣乱。

在一众商人里边算是比较规矩的。

这倒不是杨山洁身自好,他是有天眼的,知道未来会面临什么环境,担心做得太过分会被翻后账。难道背着一大堆的钱跑路到国外当寓公养老很好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