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章 杨山年二
到了十月份,已经完全不缺钱的越同半导体再发公告,宣布公司与日本的信越化学品合作,投资1.3亿港币成立越同晶圆厂,新的晶圆厂将从信越公司引进两条最新式的4英寸晶圆生产线。
对此,香江的媒体已经麻木了,越同半导体那么有钱,既然不打算在地产业发展,那肯定要在别的地方花钱嘛,这都属于日常操作。
这次的合作并不在杨山的设想中的,反而是信越公司主动找上门的。
他们一来是看重越同半导体的发展潜力,香江的电子行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二是当地的人工费用也比较便宜(相对小日子国)。
当然,这次合作出钱的大头是由越同半导体承担,信越公司主要提供技术和设备,而且产品在销售价格和销售区域上也有诸多的限制。
不过杨山不在意这些细枝末节,有了晶圆厂在手,越同半导体的市场竞争力可以再上一层楼。4英寸晶圆相比3英寸晶圆有着巨大的优势,至少在可使用的面积比上能省出不少钱,更别说在制作芯片时生产效率的提升。
不过这家晶圆厂并不能立刻建成,因为工厂的厂址定在了大浦工业园。所以想正式投产,估计要等上2-3年。
折腾完越同半导体的事情,杨山还没玩够。
在年初的时候,他把加西亚请到了香江,说服他把红杉资本的部分资金挪到香江,与他的风投公司一起对香江新冒出来的一众ppt高科技公司进行筛选和投资。
几经考察后,杨山共向6家处于孵化期的公司投了天使轮,共3300万港币,而红杉资本则投了另外的3家公司。
经过半年发展,这几家公司发展还不错,杨山挑出几个,又拿出4500万投了第二轮。
当然,为了给自己的投资加一层保障,杨山说服远东证券的主席李福兆,在他的证券公司设立科技板块,方便香江的这些新兴企业上市融资。
杨山在这方面是门外汉,他对新的板块只有一个建议,设立AB股制度。
所谓的AB股制度,就是同股不同权,A股持有者是外部投资人,一股一票,B股持有者是内部的管理层,一股n票。
当然,分红权是一样的。
这么做的好处就是能帮助管理层或者创始者可以用较少的股权控制较多的投票权,从而掌握公司的决策权,有效防止恶意收购。
但是,说白了这就是在偏向公司管理者,牺牲投资者的利益。
这种制度早已有之,但是目前还仅限于非上市公司,比如会德丰的股权结构就是AB股。
但是对于上市股来说,区分AB股是一个非常大胆的创新,在全世界的范围内都很少见。
李福兆在杨山的鼓动下,设立区分AB股的科技板块也是顶了很大的压力,港府在斟酌了半年后勉强同意了这一方案,但是在AB股的设置方式上和资产规模上都做了极为严格的限制。
这项政策出台后,立刻引起了无数创业者的拥护,很多创业未久的小公司都前来咨询,寻求上市融资的路径。
作为吃螃蟹的第一人,张杰阳兄弟创立的耀阳软件公司是登陆科技板块中的第一批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