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布局二(第2页)
“你把这些东西认真看一下,编写一下这枚芯片的测试方案,注意是全检。然后列出具体的需求,我去找公司订购测试设备。”
杨山要买的就是用于测试徐老板接手的那个模拟芯片的设备。要不是为了支持他,杨山才懒得接手呢,那么小的量,赚回设备的钱都要等到几年后了。
郭利认真看了一下手里的资料,发现居然是模拟芯片的测试,以前他没接触过,所以有些跃跃欲试的问,“杨先生,我们是不是可以试着自己制作一台测试设备呢?”
“我们没那么多时间。”杨山没好意思说郭利的能力还达不到,“过段时间你跟着开尔文去美丽国待几个月,在那里你多学学,到时候新的芯片测试你可以上手试一试。”
一听说要去美国,郭利非常激动,“好的,先生,我一定能做好。”
搞定了自家的事情,杨山又去见了见任韦黎给他介绍的导演何藩。
确切的说,这个人现在只是个摄影师,还不是导演,刚刚从邵氏辞职,目前处于无业状态。
在60年代,香江的电影市场是邵氏和电懋双强争霸,两方都快杀红眼了,各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其他一些小的公司也参与其中,分的一杯羹。
不过世事无常,一场空难把毁灭了电懋。再加上受风潮影响,长城、凤凰、新联,这些做派电影公司全部停产,造成了邵氏一家独大。
不过邵氏也不太好过,随着电视的逐渐普及,尤其是彩色电视机的推广,大量观影人群被拉回了家,很多以描述香江日常生活的廉价制作影片瞬间没有了市场。电视的冲击几乎使粤语片灭绝,直到几年后有人想出了粤语片该怎么拍,才逐渐恢复。
杨山来到香江后也看过几部电影。香江产的电影中,除了邵氏的武侠电影和部分的古装剧,剩下的就是现代家庭剧,拍摄布景都在室内,情节简陋还又臭又长,和电视剧没啥区别,有人愿意花钱看才是见鬼了。
杨山以前没听说过何藩这个人,不过打听到他在摄影上面很有造诣,而且有意于转行做导演,所以才打算请他来指导这部实验性质的广告片。摄影玩的好的转行做导演的大有人在,老谋不就这样么。
先不说水平如何,至少他对香江的电影市场非常了解,这就够了。
第一次见面,杨山才知道他居然毕业于新亚学院,也就是中文大学的前身,所以两人聊得还挺投缘。逐渐的话题才转到电影上。
杨山并没有提要拍什么样的电影,他更多的是询问这个年代电影制作、发行、上映的流程和费用。何藩也没藏着掖着,把他知道的一些业内常识都详细讲述给杨山。
在香江这样宽松的环境中,想拍什么电影都没人管,只要出得起钱。而在制作费用方面,邵氏的有些武侠电影制作费用超过了50万,不过普通的现代剧如果是在室内拍而且使用新人的话,10来万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