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 拉人入伙一(第2页)
这块区域旁边的东边就是沿海的吐露港公路,这条路现在还真是条“土路”,小车开上去都会拖底。
任韦黎还是摇摇头,“你真是有钱没处花了。为什么没看上华懋公司在荃湾的那片地呢?虽然面积小一点,但离城市近啊,哪像这里,连个人都见不到。”
“荃湾不行,那块地是个盐碱地,不适合放置精密加工设备。还有就是离海太近了,只有十多米。一到夏天,西南风能把满含盐分的水汽带过来,我还要大费周章的做防腐。这里虽然东面临海,但一年四季基本不刮东风,气候环境符合建厂要求。”
“那你最好和雷家人联系一下,让他们通几趟小巴连接这里和九龙。否则根本招不到工人。”
“嗯,前几天拜访过了,说了些好话,出了点血,他们同意把九龙到中文大学的线路延长到这里。黎哥,你不准备搬过来?”
“不急,我在我家厂里已经搭建好的试验车间。现在收音机卖不出去,正好有两个空置的车间,暂时够用。”
任韦黎他们家的收音机厂现在销售不景气,不得不削减产能。
好吧,随着全世界对收音机的需求增长停滞,整个香江的收音机产业都在萎缩,电子行业会长胡孝清的厂子同样如此,只有云扬厂升级款彩虹收音机的销量能勉强维持住,代价就是利润微薄。
现在任家工厂的一半利润都依靠中大电子提供的订单,但是随着中大电子逐渐向高端电子设备发展,任家工厂的技术有些跟不上了。
所以在杨山的撺掇下,任韦黎咬牙开设了一家以生产晶体振荡器为主的精密制造厂。
别看生产出来的产品很小,但是所需要的设备可不便宜,任韦黎从美国买回的第一批设备就花了500万港币,后期如果能够量产,至少再投入900万。
再加上重新整修车间的费用,这基本是任家把一半的家当都扔进去了。
晶体振荡器在几十年后也属于高精尖工业产品,当然,那个时候对频率精度和稳定性要求更高。
所以杨山觉得他帮任韦黎选的路没错。
“你拿走那么多钱?就买回来几台设备,你家老爷子没生气?”
“生气什么?我爸已经和我说了,以后家产由我做主。”任韦黎之前都属于当家不做主,这次看来是翻身了。
“咦?这次为什么这么通达?”
“我女朋友怀孕了,前几天去医院,确定是个男孩。”
“恭喜~~~~,等到明年奉子成婚吧,哈哈!”火老大拱手相贺,“杨哥,你什么时候去伦敦?”
“下个星期吧,一起吗?”
“当然了,我要亲眼见见,50万英镑的专利费,花得到底值不值。”
“放心吧,肯定值,我就是担心人家不愿意卖给我。”杨山确实有这点担心,为此他动用了包括高琨教授在内的很多关系,一心想把这项专利买下来。
这项专利是一种材料——氰基联苯液晶,是目前出现的最好的制作液晶面板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