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油腻男 作品

第435章 见面二(第2页)

是的,仅仅是理论上有,这玩意就和diy一台电脑差不多,拼装完成后各个部件能发挥出多少性能还是个未知数。

“你是打算使用nmos工艺?”

咦?董处长什么时候也成了这方面的专家了?居然从几个机器的型号就判断出来,杨山记得他的本行是无线电通讯。

“是的。不过我正筹备再添加一些设备,实现具备Cmos工艺的能力。nmos的基础工艺授权是德州仪器的,Coms基础工艺授权是rCA公司的,一共花了700万美元。您对芯片的生产工艺也有了解?”

(mos工艺就是现在常说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工艺,pmos是指半导体上用的是p结,nmos工艺用的是n结,Cmos上则是pn结都用。从制作难度上看 p<n<C,但从生产规模上看,在当时是倒过来的。进入新世纪后,绝大部分的芯片都是使用Cmos工艺。)

董处长深深的叹了口气,“你知道我这次去东京的目的吗?”

杨山摇摇头,等待着下文。

董处长喝了口茶,简要讲起了他这几年的经历。

自从四机部的王中将因为得罪“长时间健康”被撤职审查之后,作为心腹的董处长跟着下台,他被调到山城去主持那里的三线建设,一待就是四年。

那场飞行器事故后,王中将回到京城,不久就官复原职,再次坐上了四机部一把手的位置。董处长同样在今年的四月份返回京城。因为没有合适的位置,所以他高职低就,继续担任技术一处的处长。

他回来后也不清楚杨山的去向,四机部乱的已经换了好几茬人。

这次在东京无意中相遇,回国后通过王部长的关系,多番周折他才大概了解到老部下的现状:已经是个有钱人。

说回正事。

中日邦交正常化之后,两国的往来逐渐频繁,技术交流也密切起来。尤其是电子技术方面,国内深感自身的落后,所以有意从世界各国引进一些先进设备。

几经波折之后,小日子国的neC公司愿意出售一整条完整的集成电路生产线。

对,不是杨山拼凑出的阉割版,而是包含了3英寸晶圆生产线的整条产线。

neC公司的报价也不是太离谱,3000万美元。如果想增加一种生产工艺,那就再加1000万。

所以,国内就派出了一队由中科院计算机所所长为团长的考察团前往日本商谈购买业务。

董处长代表四机部参与其中,担任副团长。

不过这个项目最终夭折了,明面上的原因嘛,是国内的外汇紧张。

其实从几个月前华润大手笔买进食糖的动作就可以看出,国内的外汇并没有紧张到连3000万美元都掏不出来。那几十万吨食糖的市场价格接近2亿美元。

内情嘛,就有些复杂了。

国内还处于风潮期,很多人认为引进国外技术是“洋奴主义”,是崇洋媚外,有损国格,四机部的大院因为此事贴满了反对的大字报,声讨的声浪气冲云霄。

好吧,其实这件事情是被另一件事拖累了。

四机部之前还打算从美国的rCA公司引进一条最先进的彩电生产线,耗资7000万美元。是的,你没看错,这条生产线的价格是芯片生产线的两倍还多。

但是出现了个意外,让这个计划泡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