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0章 交换机二(第2页)
看起来很落后,但已经是随机读取速度最快的存储器了。
哦,也不对,速度最快的是掩膜rom,不过价格实在太贵了,是磁芯存储器的10倍。刚刚成立不久的英特尔公司现在就是制造这个东西,两世为人的杨山也不清楚这玩意到底长啥样。不过掩膜rom里保存的信息在出厂的时候就已经设定好了,只能读不能写,对这个项目来说没啥用。
至于Cpu,在这个时代还没有出现,杨山需要用n多个芯片组装出具备处理器功能的模块,好在交换机功能简单,在手机电路设计App的加持下,他自信能做出来。
硬盘也是有的,就是磁带。不过杨山没打算用它来把信息写入到磁芯存储器中。上大学的时候,他曾经用纸带的方式编写简单的指令,这次他也打算这么干,这样做更省钱,而且可以把这部分录入工作交给学生去做,免费劳动力不用白不用。
键盘不存在,手工在纸带上打孔当做输入方式。
鼠标.....,唉,想多了。
显示器也不存在,各种信号用灯泡提示。
杨山又琢磨了一下,似乎还要一些临时记录电话线路状态的临时存储器。那就制作一些寄存器好了,也不难,拿几个芯片触发器就能组一个寄存器。剩下的就是大量的分立晶体管、电容、电阻和数量庞大的继电器之类的,这些元器件采购很容易,而且价格也便宜。
这次王院长一口气给他配备了15个学生,几乎是把理学院中物理专业3成的大三学生都弄到这个项目里了。
这些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学的还不错,专业知识还处于业余水平,搞得杨山不得不给他们安排一些基础电路和逻辑电路的知识,让他们在寒假自学,到开学的时候全部赶鸭子上架。
在这个项目里,杨山没打算亲自上手制作,他会把谢主管和他的两个徒弟叫了过来当帮手。
杨山第一个要做的是把处理器的电路图设计出来,然后用手机上的App软件做仿真测试。只要测试过了,他就把图拿给谢主管,让他带着徒弟按照之前制作逻辑芯片测试仪的方式组装处理器。交换机电路比测试仪要复杂一些,不过谢主管应该没问题。
接着他还要编写指令集,这些指令是最底层的机器语言,非常考验功底。杨山在水木上大学的时候干过这些事情,存储器的容量有富裕,稍微弄出些冗余,问题也不大。
指令集大体包含两方面,一部分是基本指令,包括逻辑运算,状态判断,数据传输等,另一部分是寻址指令。如果容量允许,杨山还打算写几条简单的自检指令,保证各模块电路运转正常。
8k的容量,要是拿到前几年的水木,能把那帮编写指令的学生激动到哭。比如学自动化的陈彻,唉,也不知道这家伙在那个冰天雪地的地方过得如何。
那帮学生不能指望他们能编写程序,只能让这些人先把200多个4位数的电话号码翻译成二进制代码,然后按照特定的排列方式在纸带上打孔,为以后录入到磁芯存储器做准备。
8k存储器说起来很小,但是换成纸带表示可就不小了,长度都快有百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