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步入正轨(第2页)
“你就别和我打哑谜了,到底是什么样的厂子?”
“我也没想好。”杨山做出一副无奈的样子。
这样的厂子确实在这个时代还不多见,等未来技术发展分工进一步细化后,就会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任韦黎又使劲拍了一下杨山肩膀,“还以为你是认真的呢。不谈这些了,一会儿到楼上的咖啡厅喝一杯?”
“不了,这边散场后我要跟着吴老板他们一起走,刚谈好一笔订单,我得把这事儿敲死了。”
说到正事儿,任韦黎也想起他的事情了,“对了,今天national semiconductor(国家半导体)的人来了么?我父亲交代要礼节性的接触一下。”
“来了。”杨山指了指一角的贵宾厅,“那帮鬼佬刚才进那里了,估计你找的人也在。”
任走后,杨山暗自叹息,这个涉世不太深的二代都知道前途不妙,那些久经杀场的一代估计早就感觉到了。不知道他们会怎么应对这样的局面。
通过酒会这个媒介,杨山在多家封测工厂老板那里混了个脸熟。他趁热打铁,天天往目标厂家跑,甚至不惜承诺回款日期滞后三个月,用了一个多月终于拿到了八家厂子的订单。
直肠子,哦不对,现在已经是谢主管,他也没闲着,和杨山一起加班加点的制作出7台针对各类芯片的测试仪。这位光杆司令拿着400块的月薪,在杨山这个作坊干的很踏实。
杨山对他的能力并不满意,他顶多就是个李冬生第二,当个兵头可以,想再往上走一步目前来说还差点意思。
不过以杨山这样的规模的小厂子,想请来像丁冲那种水平的人也不太可能,耿波那类的更是想都别想。所以招人的事情他也不急,先把厂子做大再说。
陆陆续续的,厂里已经招了30多个工人,大部分都是女工,这些工人三班倒在那个狭小的150平米的无尘车间里干活。他已经彻彻底底变成了血汗工厂主,和吴老板那些人一样心黑。唯一的区别就是杨山不要求这些人加班,这倒不是杨山好心,而是确实没那么多活儿,他多招的那些人是为了以后的扩展做储备,希望从中挑出几个有发挥在那潜力的。
为了节省费用,厂里大大小小的事情杨山都一肩挑,人事、财务、销售全包了。好在需要面对的客户只有那几个封装厂,所以还忙的过来。
这天早上,杨山把新接到的单子分配给手下人以后,独自半躺在他那宽大办公室的沙发上瞎琢磨。
到现在为止,他的生意算是稳定下来了,可是还没见到回头钱。用手指算了算花出去的钱:注册公司2千多;租厂房2.2万;装修12万;买配件制作测试仪2.6万,这方面倒是比他预计的费用少了很多;工人薪水1万,好吧,现在人招满了,以后每月都要1万。还有其他乱七八糟的打点费花了大几千,懒得细琢磨了。
哦,好像还欠着傅老头这个招聘中介几百块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