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收获
《电波之外》这部电影确实很卖座,可就如同任韦黎担心的那样,中大电子的步话机销售量并没有大爆。
那台儿童步话机趁着圣诞节和寒假期间的商机,销售出去将两千多台,不过在寒假结束后基本无人问津。
普通商用步话机销量涨了不少,电影上映期间卖出去八百多台,目前日销量稳定在二十台左右,大概是电影上映之前的四倍。
至于长距离通话的户外用步话机,因为电影中没有宣传过,再加上用户实在有限,至今卖出去不足百台。
不过黄冠凌挺满足了,步话机的销售让中大电子进账5万多块,加上销售程控交换机的3万多利润,够中大电子再撑半年的了。更别说这两个产品都不是一锤子买卖,还能做到细水长流。
任韦黎家的厂子也勉强保平,去掉开模费,他拿到了两万多的代工费,足够他养活十几个工人了。以后定期召集工人生产出几百台放那里慢慢卖就行。
最让人哭笑不得的是,美、日品牌的步话机却因为这部片子进入了销售牛市,他简直是在免费给别人做嫁衣。
无奈之下,杨山也只好安慰自己,电影带货确实是有效果的,只是中大电子的品牌影响力过于薄弱,吃不到太大的红利。
整体说来,香江本地的市场太小了,消费类产品的钱果然不是那么好赚的。杨山觉得,以后中大电子还是走通讯类商用产品的路子吧,黄冠凌家里的关系不用白不用。
当然,这部片子也不能算白拍,中大电子的牌子算是打出去了。至少在香江,很多人都知道有这么一家工作室。
随着《电波之外》片子的下映,香江票房定格在了121万,居然拿到了1969年的票房第二。要说杨山的运气是真不错,69年是香江电影的小年,往年时不时会出现票房过两百万的片子,他这样的成绩拿到以前都不一定能进前十。
票房分成杨山还没拿到,但是估算一下就知道,去掉制作费用、缴税、给剧组3个点的票房红利之后,他能到手的没几万。
影片的利润大头是外埠发行权,这些还要去和国泰谈。
国泰的电影发行能力在东南亚区域非常强,他们在各国都有院线支撑。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杨山作为弱势的一方,话语权很有限。
话说即将成立的嘉禾影业,基本继承了国泰在东南亚的影响力。在未来,嘉禾没少运用手里的这点权力,以极低的价格买断一部好片的东南亚发行权,使劲坑自己旗下的卫星电影公司。
杨山的底线是60万港币,他需要用这笔钱支付美丽国那边的芯片开发费用。如果谈不下来,他打算先把湾湾那边的发行权卖出去,好歹他与胡金铨有过一面之缘,腆着脸求过去,多少能拿回点钱。
陈胖子这段日子倒是过的最充实,拿着杨山的工作计划到处跑,成功减肥十多磅。
“老板,你交办下来的事情我可没懈怠,全都按你的意思办妥了。没想到咱们的电影真的能卖出上百万,要不说你是老板呢,就是有眼光。啧啧,那段时间我每天盯着票房蹭蹭的往上涨,那感觉,真系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