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油腻男 作品

第351章 芯片进度一(第2页)

第一次流片的结果,杨山在香江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那时候他没太在意。谁也不能一口吃成胖子。

但是来这里后得知第二次的结果,杨山就没法淡定了,他搞不清楚现在距离成功还有多远。

道理很简单,一个学生参加专业性很强的大学数学考试,成绩为零。这只能表明这名学生很差,但并不能测试出他的真实水平如何,高中生、初中生、小学生都会考出这样的成绩。

“开尔文,你是什么想法?”

“Boss,虽然两次流片的良品率为零,但是我觉得第二次的工艺调整还是有效果的。”开尔文指着两张影印件,解释了一番。

杨山不太认可他的解释,但还是点点头。眼前的两个人都不是半导体专业出身,自身的水平有限,能这么认真的分析影印件上的工艺瑕疵已经难能可贵了。

这一点从两人的分析报告上也能看出。

“你们参加过intersiL配给芯片项目组的内部技术讨论会吗?”

“没有,他们说会议内容涉及保密技术,不让我们参加。”开尔文无奈的回答。

“那这么说,你们连生产车间也进不去喽。”

“是的,我们来这里20天,只能拿着两次流片出来的芯片做测试分析。”

“他们说过能按时交货吗?”

“说了,他们说按照芯片的研发程序,流片测试要进行10-12次,到时候芯片的良品率大概能到18%以上。”

杨山点点头,原定的流片测试间隔是15天,现在的流片间隔变更为20天一次,中间的时间工程师依据流片的结果,重新调整生产工艺。每次流片测试的费用大概是一万美元左右,两枚芯片做20次测试基本就把杨山的20万美元的研发费用花光。

“那个项目组,里边的人专业性如何?”

“还不错。不过他们都是兼职,并不是只跟着咱们的芯片项目,对咱们的项目也不太上心。”郭利回答。

“那你们考察过芯片的制作成本吗? 我是说如果良品率达到15%,量产后的芯片的成本价是多少?”

开尔文摸摸鼻子,“我大概测算过,两个芯片合计大概是20美元。”

“也就是说,良品率要达到20%以上,intersiL公司才可能投入量产;到25%以上,才有可能按照13美元最低合同价格售卖芯片。”

通常情况下,一旦满足量产的要求,芯片制作公司就会把基本的生产工艺确定下来,随着各项工艺的更新改进,流片良品率逐步提升。

“大概是这样,项目组的人说,如果咱们投入的20万美元花光,他们公司会支付接下来的流片测试的费用,直到满足量产指标。不过他们没有给出详细的时间节点。”

“他们的工程师不够用吗?为什么宁可自掏腰包补贴也要拖着咱们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