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油腻男 作品

第185章 木工机床二

电动机床买不到,人力木工机床不就行了嘛,还更便宜。

就像骑自行车那样,一个人使劲蹬车蹬子,通过齿轮或者皮带带动木工刀头旋转。

杨山觉得这是个机会,死马当活马医吧,木工想要提升效率,只有这一条出路。便宜能用还容易制作,最关键的是能赶上2个月后的收音机投产。

想到这里,杨山开始天马行空的发散思维,脑子里想象人力机床的三维动图。

第二天下午,杨山再次出现在了木工车间。

“两位师傅,你们把那个外壳按照既定的工序从头到尾做一遍。”

这不就是他们现在正在做的事情么,两人从备料中找出一块榆木,从破开木头、平刨开始,一步步的进行操作。

杨山则站在旁边,拿出块手表,间或询问几句,认真的记录下各个工序所用的时间。

就这样,杨山每天上午去调教新人,下午就来车间观察两位木工师傅干活。

等记录的差不多了,杨山再次开了玩花活儿,“齐师傅,我听说你在木材厂的时候使用过木工机床。”

“用过,就是用来切割木头的机器,很好用,一台机器顶十多个人的工作量。”齐师傅点头。

“好,现在,我们假设,假设啊,这张桌子就是机床的操作工面,我们这样操作.....。”杨山一边比划着,一边让齐师傅表演出各种操作动作,然后杨山再次做着记录。

整整折腾了一天,两位师傅被杨山这种无实物表演弄的精疲力尽,比干一天的活儿都累。

“二位师傅辛苦,这烟你们拿着,解解乏。”杨山像藏宝贝一样把笔记本收在怀里,顺手掏出两盒烟。

之后杨山又花了三天的时间,拿着介绍信去保城市机械厂做调研,主要方向就是制作人力机床的各种成本。

收集完素材,杨山钻回办公室,开始撰写经费申请的呈文。为了提高通过率,他决心把这篇文章写的别具一格,一定要让人印象深刻。

正文没什么特别的,基本上和这个时代的行文格式差不多。

关键就在附件:《关于使用人力木工机床的可行性报告》

杨山先从木工机床的设计方面着笔,从电力和人力两方面的差异开始,用数字证明在小型木质工件的制作上,人力是可以满足需求的。

接着杨山又开始描述他设想中的人力机床种类,包括人力刨床、人力铣床、人力磨床等,以及各个机床的设计构想,可实现的功能和范围等等。

最后这部分最关键,他把之前学到的统筹理论拿出来,结合他之前收集到的各个工序的耗时,对比分析手工制作收音机外壳和机器制作收音机外壳的工时。

通过一步步的推导得出结论:使用人力木工机床后,综合生产效率能提升4-5倍。

文章的末尾,杨山还加上了对购置四台人力木工机床的预计费用,虽然他无法测算出特别精确的费用预算,但是还是通过多个角度的推测,给出了这次费用的上限:7000块。

这份报告杨山整整写了两天两夜,一共23页近万字。

为了方便描述,杨山还加进了8张图和6个表格,把他去年写论文和前世做ppt的本事都拿了出来。

“啧啧,这申请写的好,不愧是大学生,声情并茂,写出了厂子现在青黄不接的状态,也写出了对于木工机床需求的急迫感。一会儿我抄录一份,以后打申请就按这个模板来。”伍书记拿着杨山的作品不住的称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