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新产品(第2页)
现在就等着装车往京城那边运送呢。这件事儿只能等部里安排,着急也没办法,厂里没有运输车队。
“杨山,你的那个下线快速检测方案真不错,他们只从所有的下线合格品中找出5台有瑕疵的。”史贺使劲拍着杨山的肩膀说,他现在越来越佩服杨山的本事了。
“哦,咱们还要根据这些反馈,再优化一下生产操作步骤和质检方法。”提高合格率就是在变相的提高产量,杨山觉得还是有优化的空间的。
“嗯,这件事儿我们已经在做了。现在咱们厂已经喝上汤了,吃不吃到肉,就看你能不能放个大卫星出来喽。”显然,史贺指的是过一会儿的新款收音机讨论会。
杨山晃了晃手里的东西,笑了笑,“你就瞧好吧!”
史贺没在意杨山手里拿的东西,两人说说笑笑的往大办公室走去。
办公室里已经聚集了10来个人,伍书记、王厂长、孟楚都在,还有几个技术骨干,闫解放和王长顺因为参加了新产品的试制,也被特许参加会议。
杨山径直走到当成讲台的一面黑板前,神态轻松的开始了这次新品研讨会。
“大家刚才应该已经看过黑板上的电路图了,这就是我针对咱们厂的实际情况,依照京城无线电厂的那款微型收音机设计的简化版新款收音机电路图。那款微型收音机各位已经拆解、组装过很多次,我就不多说了。接下来我详细介绍一下两者之间的对比差异......。”
杨山在讲台上侃侃而谈,台下的众人都很认真的听着,不少人还拿出记事本时不时的记上几笔。
其实这个电路图就是在杨山小半年前拿给董处长那个电路图的基础上逐步修改而来的,可以说是很成熟的设计,没有明显的短板和弊端,所以在杨山介绍的时候,台下众人并没有提出异议,只是对不解的地方提了几个问题。
讲完电路图后,杨山看大家没什么意见,就接着开始讲这款收音机的内部结构和组装工艺难度。在这方面,杨山只是说个大概,具体的操作细节的讲述,他把机会留给了王长顺和闫解放二人,让他们从各自的视角,总结在组装收音机的时候遇到的难点和问题。
王厂长是懂行的,当他看到杨山给出的电路结构图的时候,就觉得这款收音机的体积一定不会大,而且听实操二人的讲述,感觉制作难度也不太大,不由得兴奋起来。
史贺也有同样的感觉,“杨技术员,你刚才说这款收音机的样品已经做出来了,拿出来给大家看看呗!”
“是的,已经做出来的,这次闫解成和王长顺各自做了一个内部电路系统,我检测之后发现王长顺做的更好一些,所以就在他的基础上制作出了一件成品。”
说完,杨山拿起了他带过来的东西,那是一个普通的档案袋。杨山没多少想象力,就是完全模仿前世的某位大神。
只见杨山慢悠悠的绕开线绳,一点点的从档案袋中抽出一台收音机,准确的说是一台采用了独特的书册式设计的收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