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试产一(第2页)
军品必须能够在恶劣的环境条件下,如极端温度、湿度、振动、冲击、盐雾、沙尘等环境中正常运行。
为此技术组的骨干人员在史贺的带领下不停的完善生产方案,在两个月里做出了10多项的工艺改进。同时杨山也在完善着那份产线生产工序操作规范手册,终于赶在车间布置完成的时间点,与史贺一起定下了生产方案。
现在杨山也彻底明白了董处长当初对他说的话:设计不一定要多么先进和超前,但是军品的生产工艺一定要过关。
厂里马上就要开始产线的试运行,现在的关键点就是如何保障产线上生产的步话机达到与试制步话机相同的品质。
一旦成功,那么这个厂子的扩产就是必然的。
杨山不打算回答闫解放的问题,他还要回去继续干活,看到闫解放依然在后边跟着他,“解放,你以后要多和你的同事接触,尽快和他们打成一片。别成天就跟着我,我在厂子里只能算是外人,你和我亲近不就等于说你也是外人吗?”
杨山自己也不太擅长职场交际,但基本的认知还是有的。闫解放成天除了闷头学习技术,其他时间就是往自己跟前凑,就像个8岁的孩子,只能多提点他两句。
看到闫解放还是懵懵懂懂的样子,杨山忽然又对他的前途不那么看好了。
“杨技术,杨技术,来一下。”在会议室门口,史贺扯着嗓子喊。
“来啦!”杨山也顾不上闫解放,一路小跑了过去。
“小杨,赶紧来这边坐,这雪下的没完没了,也不知道还要下多久。”看到杨山进来拍打着身上的落雪,王厂长热情的招呼着。
“厂长,有事儿?”这几天杨山几乎都在车间待着,为试运行做着最后的准备。
“有事儿,大好事儿。书记刚从市工业局开会回来,把借调人员的事情定下来了,一共16个人,后天就能来咱们厂里报到。咱们几个商量一下,怎么给新来的同志安排工作。”人逢喜事精神爽,王厂长兴奋的满脸通红。
哦,这事儿啊,杨山不感兴趣。
因为这和他关系不大,借调来的人都不是无线电方面的人才,肯定不会上产线,基本都是在做外围工作,比如一些自产零配件的加工和制作,比如生产保障上的辅工等等。
“厂长,咱们还是说说试产的事情吧,厂里的工人就等着你下命令呢。”史贺同样对新来的人不感兴趣。
“不急,不急,总要把人员安排妥当了才行。”事到临头反而是厂长最稳得住。“杨山,老史,我是这么想的,原本咱们厂的空闲屋子足够,但是现在突然增加这么多人,宿舍那边还能让老孟挤挤,可办公区室就不太够用了,你们两个能不能凑合一下,到一间屋子办公。”
这个厂址原来是处木材加工厂,有100多人的编制,被挪用给1379厂后,因为人少,显得空旷了很多。不过这半年来,不断的新增人员,到现在连带着正式工、临时工和村里过来帮忙的人,总人数已经超过了60人,再加上马上新来的,超过80人,办公区域不太够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