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新车间(第2页)
史贺看着桌上的一大堆零件,很难想象它们之前都被放置在那么小的一个半导体里。有点担心自己手底下的这帮工人还原不回去,心里也不由得对杨山产生敬意,三个月工资拿出了就为了买个大玩具给工人们练手。
想到杨山写的那份培训手册,简直是事无巨细,一个简单的焊接动作都能用几百上千字来描述和做各种规范要求,这哪里是操作手册,分明就是个保姆手册嘛。
杨山要的就是这样的效果,所有动作都必须标准化统一化,极力消除个人差异。在具体工作中,不求你灵机一动,但求事有所依。
想体现你的聪明才智或者心灵手巧,可以,先把我要求的做好再说。
等产线建立起来后,杨山也照样打算这样培训产线工人,所有的操作规范全部做到标准统一,所有人在做同样的一道工序的时候,都不能体现出明显的差别。
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工人在日常工作中,虽然劳动强度很大,但由于已经形成了固定的肌肉记忆,工作品质并不会随着工作的时长有特别明显的变化。
“杨技术,你放心,我保证原封原的装回去。不会损坏里边的任何配件。”
“没事儿,那里边就那块电路板最容易坏,坏了也不怕,咱们可以飞线连接嘛!赶紧干活去吧,连带着那台原来的步话机,一定要尽可能的让所有工人都学会熟练拆装。”
给这边安排完活儿,杨山踱着步走出了用于培训的会议室,向着车间走去。
“杨技术,你来的正好,我依照无线电厂的车间布局,重新设计了一下咱们的车间,你过来看看。”王厂长刚出门,看到杨山,马上把他带了进来。
“你看,我打算在车间门口再搭个简易房,安装更衣柜和洗漱台,让工人们上班之前必须换衣服、换鞋,洗手洗脸,时刻保持工作时着装仪表的整洁。我又让人打扫了一遍车间,屋子里墙上和窗户台上全都刷漆,尽量不落灰。地面我明天就找人重新用细水泥抹一遍,争取做到光滑平整。还有桌椅板凳,全部重新打磨上漆。”
这些都是王厂长从无线电厂那边学来的,杨山不禁想起了他小的时候进学校计算机房的情景。
王厂长兴致勃勃的解说着,“还有那堵墙,不是承重墙,我今天就安排打掉,把隔壁那个小仓库和车间联通,这样整个车间就能有大概60平米了。
等车间收拾完之后,我准备把工作台在屋子中间摆成u字形,开口就冲着门,具体的布局还要等设备来了以后再调整。到时候装配工人们就在u字形的里边的各个工位上工作,外圈的空地用来搬运原材料和配件,这样就能做到你说的进出路线两不冲突。”
“原材料放哪了?”杨山听了半天他的规划,没看到原材料堆放区。
“这边,这边的小窗户不要了,打掉后接上外边的简易房,有个20平米够用了。”
杨山想了想,步话机不是啥大件产品,20平米的材料库暂时是够用了。
“杨同志,你看还有啥要调整的吗?”
“屋子里多安几个灯泡和台灯吧,咱们现在干的是精细活儿,别把工人们的眼睛弄坏了。另外......”
杨山停顿了一下又补充道,“再检查一下窗户的密封性,以后尽量不要开窗。在南北两边的墙上凿两个洞,连上鼓风机,用来换气。鼓风机上也做一下防尘措施。还有就是安装几个吊扇,以后这个车间里的电器设备很多,冬天有弄个土暖气问题不大,夏天不能开窗通风就很遭罪了。”
“还有,厂子里出钱,给工人配发帽子和口罩,进入工作区必须佩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