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油腻男 作品

第164章 厂三

在杨山的再三鼓动下,1379厂终于开始逐步的改变。

原来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完全停下来,工人们上午听杨山讲关于晶体管和步话机的基础知识,下午修整厂房。

按照杨山的要求,车间一步步的达到晶体管设备的生产环境要求,并且重新设置了工作区的设备摆放和各种配件的堆放区。

对于杨山如同军队一般的苛刻标准,工人们很不理解,好在厂长和书记都是军转干部,对此倒是颇为支持。

花了两天时间指导两个工人把万用表修好后,全厂众人对于杨山技术方面的能力就不再质疑了。连史贺都老老实实的坐下来听杨山讲课,认真做笔记。

杨山也利用剩余时间,埋头修改产线设计方案,他尽量简化方案,以符合厂里的现实状况。不过基本工序流程,杨山坚决不改。

“杨山,你提出的让咱们再一次去京城观摩学习的计划,上级批复了。”王厂长进了车间,走到了杨山的工位。

现在车间整修的差不多了,杨山就把自己的办公桌放到了车间的一角,没有去厂里给他安排的单独办公室。

反正现在车间也用不上,宽敞亮堂又舒服,多好,就差一杯茶和一份报纸了。

杨山也没抬头,“王哥,坐,我先把这个画完。”

他正在设计用在新步话机上的印刷电路,有了这个东西,能大大加快步话机的组装速度,也能极大降低对组装工人的技术要求,杨山觉得只要识字,稍微培训下都可以上岗。

四机部对这方面没有特别的要求,但杨山还是想试试。他前半年都是跟着韩宁教授的项目组,对于印刷电路板的制作工艺流程很熟,所以在设计印刷电路上得心应手。就看到时候能有什么办法说服京城无线电厂,为这款电路板开模了。

过了一会儿,杨山放下笔问道,“王哥,批复了?同意了?”

“部分同意吧,因为上次我和史贺去了一趟,这次只给了三个人的经费。你觉得咱们该让谁去啊?”

“三个人不够,六个吧。我正好也要回京一趟,你们只要带全国粮票就行,住宿就凑合住我家好了,能省点经费。实在不行,我家还有点粮食,大家凑合几顿吧。”杨山问清楚前因后果,觉得三个人实在太少了。

“你家?那太打扰你家人了吧。”杨山的建议很让王厂长动心。

“不会,我家就我一个人。”看到这事儿有门儿,杨山又恢复了画图状态。

理论知识有个概念就可以了,杨山并不要求工人们掌握多少。装配技术的的提升才是关键,所以杨山请王厂长向上级再次申请出差学习,为期10天。顺便也让厂长书记他们去无线电厂参观一下,看看新投产的微型收音机产线的运行情况,眼见为实嘛。

如果只去三个人,那无论如何都达不到这次出差学习的目的。让几个领导去琢磨技术细节,那不是开玩笑么?

时隔一个多月,杨山再次回到了四合院,这一次他身边多了六个人。

杨山先去了三大爷家,拿出了介绍信为1379厂的六个人报备。

这次王厂长和伍书记他们竭尽全力也没换到足够的全国粮票,只好带了50斤的粮食到杨山家搭火。

再说了,和人家学习技术,怎么也要请几顿饭的,厂里的小金库储备有限,所以能省则省。

“杨山,你居然回来了,还以为这半年你都不会回来呢。”看到杨山回来,隔壁的常声兴冲冲过来找他。

常声和刘玲结婚了,因为去保城,杨山没赶上婚礼。常声也如愿分到了BB中,现在教初中政治,不出意外的话,过一两年他就会成为学校的团支部书记。现在常声已经迫不及待的住进了刘玲的那间房,旁边的那间倒座房也基本内定就是他的了,只等着走分配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