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会议(第2页)
士官尴尬了一下,接着问,“如果想做小呢,就像702型步话机那样的大小。”
“军品讲究便捷耐用和环境适应性强,这些方面我没认真想过。”杨山又想了想,然后继续说,“我个人的想法是,可以做个微型风扇,与电池一体,让风从下向上吹,提高步话机的散热效率。不过这只是设想,因此带来的故障率的提高幅度,我就不知道了。”
士官听到后,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微型风扇在后世属于烂大街的产品,不过其中的微型电机在这个时代属于绝对的高端,所以杨山只是提一句,怎么实现和如何实现就不是他的事情了。
这部分完成,杨山喝了口水,接着开始介绍他对中继站的设计思路,这部分杨山就可以藏拙了,只是非常概念化的述说了一下他的设计思路和其中的优点。
这次提问的人就多了,包括教育局的局长都问了些问题,大都是功能性的,比如信号覆盖范围、机器大小,是否需要人工值守等等。
就在杨山准备下台的时候,军官再次提出个问题,“你的设计目前只是支持一个频道的接收信号同步转发成另一个频道信号,我们把这两个频道称为一个频组。我们依据你的设计又开发出了支持多频组同时同步收发的机器,目的是为了增强通信的保密性。”
军官让杨山吸收一下听到的内容,然后接着说,“可即使用多个频道,也无法保证信息的完全保密,因为这些个频道都是固定的,数量也是有限的,只要监视的机器足够多,总能监控到我们在用的频道。你有更好的想法么?”
现在军事信息保密措施基本都是在内容上保密,就是编写密码。而在收发方面都是公开的,也就是说,你发的是什么信号,监听就能接到什么信号,只不过监听不知道信号是什么意思而已。
可这种保密措施在步话机上就不太好用了,因为发送的是话语,不太好加密。所以美国在二战时候才会有让印第安人当通话员(参看《风语者》),目的也是让监听的人听不懂。中国这边也有人推荐让温州人来做这件事,都是为了同样的目的:信息保密。
现在军官提出的问题是要在信号传输过程中加密,这种方式的适用性要更强,也更适合步话机,当然,也更难。
不过杨山知道这种加密方式:多频跳发。
这个技术还是位美女发明的,这项技术的应用很广,包括后世的手机通讯和wifi,当然她发明这个技术的初衷可能不是为了加密。另外提一句,这位美女还是世界上第一个两x全露的电影女演员,在前世杨山还搜了很久,可惜一直没有找到这部电影。
故作思索了一番后,杨山作出了回答,“可以设计成定时自动更换频道,比如前一秒用一个频道发送,后一秒换成另一个频道,通过对频道转换顺序的加密来保证信息传输的保密性。”
军官目光中的欣赏之色更浓,他的这个问题其实早就有答案了,部队上一直都很重视这项技术,说白了,这个理念其实不新鲜,难的是如何实现它。
之所以在这里提出来,他只是想考考杨山,没想到杨山在很短时间里就给出了满分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