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油腻男 作品

第114章 收音机三(第2页)

主动向杨山提出帮忙做收音机,贾张氏也觉得没脸,她有点后悔以前不该和杨山闹的那么僵。可要是去商店买,即使是最便宜的,也要全家人忍饥挨饿大半年了。

还是贾张氏脑子转的快,当得知何雨柱也要有收音机之后,她就哄着乖孙子再等等,过几天去何雨柱家听收音机。实在不行就撺掇着何雨柱也像刘海中那样,把收音机搬到院子里让大家一起听。听到这个主意,贾东旭脸上终于泛起轻松的笑容,就连秦淮茹心里也有了些期待。

一大爷对于杨山的能耐已经麻木了,他也不缺钱买收音机,现在他就当杨山不存在,只在别人面前努力保持管事大爷的形象。

三大爷的想法是最多的,回家后他就嘱咐闫解放也留意一下,遇到不要钱的配件就留在自己手里,没准哪一天就凑够一整套,能自己动手做出一台收音机呢。

二大爷这次是露大脸了,所有人都在羡慕他家,让他在众人面前说话声音都大了几分。回家后他又送了两个小子每人一巴掌,警告他们不许私下乱动机器。刘光齐则有些不服气,打开箱子认真观察内部结构,也想着自己动手做一台。

这个年过的是何雨水印象中最为清冷的一年了,以前家里都或多或少的能吃上十天半个月的荤菜和细粮,今年就连何雨柱这个厨子都只搜罗到了一斤猪肉和半斤羊腿肉,再加上厂子里发的可怜到两指宽的带鱼,勉勉强强的把个年算过了。而且这一次养老四家联盟也没有在一起吃年夜饭,更让何雨水觉得索然无味。

院子里各家各户也是差不多的样子,年前政府又一次削减了粮食配给量,进一步加重了四合院众人心头上的愁云,大部分人家已经顾不上想着这个年该怎么过,而是想着如何不挨饿。像没有正经工作的前院的钱寡妇一家,已经快连孩子都养不起了。

这个时候就体现出轧钢厂的优势了,虽然定量少了一些,可好歹中午的食堂供应还算正常,大家都能做到不饿肚子,年前也多多少少的发一些东西,基本的生活是能保证的。像二大爷一家这类的收入相对高的家庭,老刘顶多会因为吃不到鸡蛋而心烦。

相对来说三大爷一家就差点意思了,虽然有闫解成的那份工资,可也经不住三个小子使劲儿吃,所以他们家的细粮已经完全看不见了。

不过对于三大爷依然坚持买收音机这件事,杨山一直不太不理解,要是杨山自己的话,精神食粮肯定会靠边站,远不如吃点好的重要。

为了应对预料中的困难,杨山在他厨房后边的菜窖里囤积了超过100斤的白面细粮和30斤的大米,以及10斤猪肉。如果不是鸽子市中的肉时有时无,他都想让腊肉挂满厨房。

总之,60年代的第一个春节,四合院众人过的是惨淡无比,隋唐演义是留存在大家记忆中仅有的色彩了。

嗯,杨山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