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全院大会三(第2页)
看着过来帮忙搬椅子的光天、光福哥两儿,杨山暗自腹诽道:也不知道你们两个是运气好还是运气不好,已经消气的二大爷回家应该不会再拿你们两个当出气筒了吧。
刚出中院门,身后跟上来一个小屁孩,“杨山哥,你那手盲打灯泡的绝活能教教我不?太牛了!”
杨山回头一瞧,是前院瓦匠刘继武家的大小子刘华东,这家伙年纪不大却是个典型的街溜子,成天旷课不着家,能不能读完小学都两说呢。话说他们家也是这个院子的老住户了,他们家是旗人出身,世代都是内务府营造局的,前朝没有后,家里就改名换姓靠着祖传的手艺维持还算过得去的家境,建国后更是给孩子改了符合时代气息的名字。他们一家都特别低调,说话办事都和和气气的,又和院子里的每一户人家都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即使是街溜子刘华东,也从不在胡同附近出现。
杨山抬起胳膊就给了他不轻不重的一肘子,“没看见我被三位大爷转着圈的训斥么?你还敢学?不怕你爸把你胳膊腿儿都撅折了?想学也行,先把赔灯泡的钱给我垫上再说。”
一说起他爸,刘华东立马就老实了,吐吐舌头不再说话,蔫不出溜的往自己家走。
看着他那充满着失落的身影,杨山心里又有些过意不去,于是又补了一句,"过几天放寒假,如果我去打鸟就叫上你,到时候如果你没家伙事儿我可不管啊!”
听到这句,刘华东又扭回身,嬉笑着跟着杨山向倒座房走,“就知道杨山哥仗义,你放心,到时候哥们我绝对不会给你丢面,拿出的玩意肯定是满京城里最好的。杨山哥你的本事是没的说,但你不一定见过真正的好玩意,我和你说啊,哥们我认识一大拿,专门做绷弓子的,祖传手艺,嘿!那叫一个地道!有机会介绍给你,你的本事加上趁手的家伙事儿,肯定是......”
刘华东也不管杨山听不听进去,唠唠叨叨的显摆起他的那些个兄弟,反正各个手里都有绝活儿,如果杨山加入进去,那肯定也是有名有号的一位人物。
杨山对街溜子才没兴趣呢,一群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混混有啥好当的,碰上个天有不测风云,没准就去吃花生米了。不由得又看向跟在旁边的这个愣头青,感觉刘继武打他的棍子还是不够粗。
好容易应付完这位街溜子,杨山独自提着板凳回到了家,看着家徒四壁的屋子,杨山心里充斥着兴奋和失落混杂的情绪。
这就要开始在一个陌生而又有些熟悉的时代生活了,一穷二白的杨山现在也搞不清楚自己未来的日子会是个什么样子,没有金手指的帮助,他没什么自信,更没想着要在这个时代干出一番事业,只能先顺着原主的日子过下去。
不过回过头想想,这也不算是坏事,至少自己开始关心起生活来了。
收拾好白天洗的衣服被褥,杨山捅开炉子,继续烤土豆当晚饭,吃完后也不洗脸洗脚,甚至袜子都懒得脱,直接上柜睡觉,这穿越的第一天是真够累人的,总算是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