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大本营的分歧(第2页)
巨大的舆论压力和国际观瞻,足以将周辰架在民族大义的烈火上炙烤,迫使其不得不派出主力驰援。
一旦先锋军主力被政治压力所驱动,长途跋涉从山东赶赴江南水网密布的淞沪战场,那便正中了日军的下怀。
人困马乏、后勤线漫长、且极不适应南方湿热气候的北方劲旅,将被迫在日军选定的预设战场——临近海岸线的地方决战。
届时,帝国海军强大的联合舰队将发挥决定性作用,其密集而精准的舰炮火力将覆盖整个沿海区域,足以对暴露在滩头或低地的先锋军主力造成毁灭性打击。
即便先锋军统帅部异常谨慎,识破此计,选择暂不投入主力或只做象征性支援。
日军亦留有后手:立即动用其占据绝对优势的航空兵力量,对连接华东与华北的生命线——津浦铁路进行大规模、持续性的战略轰炸,彻底瘫痪这条交通大动脉。
此举不仅能有效迟滞或阻断先锋军可能的后续行动,更关键的是,相当于斩断了先锋军主力回师的退路,将其庞大的有生力量“钉”在江浙地区。
与此同时,日军真正的战略重心将骤然北移。
其强大的陆海军主力将在精心策划下,于胶东半岛实施一场大规模的两栖登陆作战。
登陆部队将如猛虎下山,迅速击溃当地可能的抵抗,然后以泰山压顶之势,快速向济南推进。
力求在先锋军主力被牵制在南方的战略空窗期,一举攻占其先锋军的治所济南,完成战略上的掏心一击!
不得不说,这个策略起码看起来可行性极高。
很快就有人泼了冷水,“万一周辰派去的全是二流部队怎么办?他4个精锐德械师与一个装甲师
就窝在北方不动,那我们动员了这么多的兵力打国民党,反倒是降低了进攻山东的兵力。”
然后继续有人喷这一套策略不行,得按照我的主意来,“应该在淞沪地区重创国军主力,一鼓作气打到南京,逼常凯申下台,然后推国民党内部的亲日派上位。”
“我们可以宣传先锋军是亲共分子,甚至干脆宣传他们是受苏俄委派来搅乱中国的。到时候就可以反共为名,与国民党联手,再拉拢阎锡山等军阀,一起消灭先锋军。”
许多人评价这是老成谋国之言,先挑软柿子捏,既能够鼓舞皇军的军心,也能够杜绝国民党成为那个渔翁的可能。
但这却让激进派的将领非常不满,他们一针见血的指出,时间只剩下两年了,光是备战都还需要一年多。
等把这一套流程走完,先锋军的油田早就成为他们的印钞机了,军火库只怕都己经堆满了武器。到时候还拿什么来打?
这群人的主张偏向于首接用军事手段解决,让关东军在长城以北虚张声势,做出大举入侵华北的架势。
将先锋军的主力吸引到北方边境,然后依旧是以航空兵炸毁津浦铁路,断了他们主力的归途。
然后陆军的主力部队利用这个战略空窗期,在海军的掩护下快速登陆胶东半岛,首取济南,逼迫周辰签订城下之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