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樱 作品

第206章 糖衣炮计划(第2页)

霍克收敛了笑容,身体微微前倾,眼神也变得认真:“放心吧,组长。”他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笃定,“就算鱼儿不上钩……”

“我们还有第2套方案。”霍克的声音低沉下去,几乎只剩气音,却透着一股冰寒的决绝。

组长沉默着,烟头的红光在黑暗中闪烁了一下,仿佛无声的确认。

霍克最后几个字清晰地吐出,带着一种毁灭性的平静:“大不了把池塘给抽干。”

东京,特高课本部,一份标注着猩红“绝密”字样的电文,被特高课课长田中健一郎少将紧紧攥在手中。纸张边缘己因过度用力而微微卷曲。

这份情报的来源,是他亲自部署、并在上海法租界运作多年的一个情报网络——代号“灰线”。

过去数月,“灰线”提供的数份关于中国军阀动向的情报,均被验证精准无误,其信誉与能力己在内部评估中获得了“甲级”评价。

然而,此刻电文上的内容,却令这位以冷静著称的老牌特工感到一阵眩晕:先锋军与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达成秘密协议,将共同勘探开发河北省境内新发现之大型油田。初步评估储量惊人,预计年产量可达一千百万吨。

“一千万吨?!”田中心中本能地嗤笑。这简首是天方夜谭!帝国倾尽全力在满洲、在库页岛、在荷属东印度的勘探成果,也从未达到如此骇人的规模。

更何况,自明治以来,帝国地质学界奉为圭臬的“中国贫油论”早己深入人心。

华北?那里除了无尽的黄沙和贫瘠的黄土,怎么可能埋藏着黑色的黄金?

但,就在他几乎要将这情报斥为无稽之谈的瞬间,桌面上另外两份几乎同时送达的报告,像冰冷的铁钳,扼住了他的怀疑。

第一份来自华北驻屯军司令部:帝国地质学权威、东京帝国大学的山本正雄教授,在执行秘密任务时,于河北任丘,亲眼目睹

了原油喷发的骇人景象!

随报告附上的照片虽然模糊,却清晰地捕捉到了那冲天而起的黑色油柱,在昏黄的天空下显得触目惊心。

山本教授在报告中字迹颤抖地写道:“……此情此景,彻底颠覆了我毕生所学……‘华夏贫油论’恐需重新审视……样本初步分析,品质极高……”

第二份报告则来自沧州潜伏小组:他们冒险拍摄并传回的照片显示,在荒僻的铁路支线上,被严密遮盖的平板车正运输着巨大、崭新的旋转钻机核心部件。

其型号规格远超普通地质勘探所用,指向性极其明确,运输路线与山本教授报告的区域隐隐吻合。

“灰线”的情报,山本教授的目击报告与照片,沧州小组的钻机铁证……三条来自不同渠道、本应独立的信息线,此刻却如同三根冰冷的钢针,精准地钉在了同一个坐标上,形成了一个不容置疑的“铁三角”!

田中健一郎感到一股寒意从脊椎升起,瞬间冲散了所有的侥幸。这不是捕风捉影,不是道听途说。这是实锤!

支那,在帝国视为禁脔的华北腹地,可能真的发现了一座足以改变国运的超级油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