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舆论风潮(第2页)

周辰对这次撤退给予了高度评价: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善退者藏雷霆于鞘中。

不知道是不是这句话太经典了,还是因为周辰很少在公开场合极尽赞美之言辞。

尽管此后王犀屡立战功,打出了一场场辉煌大胜,结果后人一提起这位军中骁将,第一反应就是辽西大撤退。诸如“磐石将军”、“铁律大将”、“转进元帅”等等美誉可谓是络绎不绝,俨然是百年之内最具话题性的将军。

自然有赞美的就有批评的,许多文人在报纸上实名抨击这位前敌总指挥。指责他畏敌如鼠,致使锦州攻城战功亏一篑,错失了收复东北的大好良机。

他们大量引用日本报纸上的内容,极力攻击先锋军的高层将领,并给整个联合军泼脏水,将他们污蔑为兵痞、溃兵,编造了许多逃兵落草为寇、祸害乡里的故事。许多不明就里的爱国青年被他们蛊惑,闹起了不小的风波。

但铁血救国团的笔杆子们也不是吃素的,他们将随军摄像员拍摄的照片大量登报。

照片里三八式步枪堆积如山,日军的掷弹筒、歪把子、92式重机枪摆的满地都是,很快这些照片就伴随着此战两军的伤亡对比,一起登上了先锋报的头版头条。

消息一出,一举震惊的世界,5000与35000,双方1:7的交换比,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居然击败了先进的工业国,还打出了如此夸张的战绩。至此之后,欧美的政客们开始重视东亚的格局。

国内的民众与海外的华侨,闻听这一喜讯,那是一片欢腾。要知道此

前国军与日军进行大规模作战,歼敌人数都不过几千而己。先锋军出手,果然非同凡响,揍国党是把好手,打小鬼子也是不含糊。

同时各地的爱国文人自发的行动起来,用犀利的笔锋抨击日本人的虚伪,明确指出日军是在用笔杆子写出一场不存在的胜利。

他们引用了周辰在一次演讲中所说的经典话语——伤亡数字可以伪造,但是战线不会骗人,山海关还在手中,此战之胜负一目了然。

但这样就能够平息舆论吗?完全不能,很多时候不是你说的有道理,别人就会服你的。他们自然会从多个角度寻找漏洞,吹毛求疵,来驳斥你。

周辰本来不想管这些屁事,但是当他得知一些谣言己经传到了军营里,影响到了士兵们的心态之后,让他怒火升腾。

这一战大动干戈却未拿下锦州,士兵们在辽西走廊来回赛跑。军队在战前进行了充分的思想动员,都渴望着浴血疆场,族谱单开一页。

结果大多数的部队连一场仗都没捞着,希望落空,本就有些火气,再被这些流言蜚语一撩拨,还真有些人开始责怪王犀指挥不力。

对此周辰的应对也很简单,他让整个联合军展开战术研讨会,由军官们牵头复盘整场战役。结合地图沙盘和上级提供的战斗记录,让他们带入指挥官的视角,看看双方的决策到底有哪些问题?

周辰相信,只要把真相放到阳光下晒一晒,那么是清是浊,一目了然。

但对于那些造谣生事的人,周辰就没有这么温柔了。正所谓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对付这些人,不用跟他们讲什么江湖规矩,首接打蛇打七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