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狼来了(第2页)
空中盘旋的侦察机、地面游荡的汉奸密探,乃至往来商旅中混杂的耳目,都如同密密麻麻的蛛网,任何大规模的军队异动都极易被察觉其形迹。
面对这一棘手难题,一师师长李志飞提出了一个颇具策略性的建议。
眼下反攻东北的绝密作战计划,仅止步于高层极少数核心将领的掌握之中,这便是难得的优势。
他提议:何不先以“常规换防”的名义作掩护?将几支最精锐、最能打硬仗的主力部队,悄无声息地部署到预定的前沿阵地。
这些部队行动时,一切按部就班,该有的辎重车队、营房搭建、阵地交接,都做得有板有眼,仿佛就是一次寻常的防区调整。
而庞大的后续兵团,则暂时按兵不动,维持原驻地的日常状态,不露丝毫即将大举行动的征兆。
待到这些先行抵达前线的精锐之师,利用“换防”的掩护期,秘密完成了作战物资囤积、攻击路线侦察、火力阵地构筑等一切战斗准备后,真正的雷霆一击方才开始。
届时,早己枕戈待旦的各路后续大军,再以最迅猛的速度火速挥师北上。
这样部署的精妙之处在于:即使前线突击部队未能一击得手,撕开日军防线,这些星夜兼程赶来的强大后续力量,及时投入战场,也将成为强有力的第二波、乃至第三波决定性攻势的生力军,确保战役目标的最终达成。
周辰对这一建议大为赞赏,辽西走廊无法容纳大兵团展开,山海关地形狭窄,一次只能容纳两三万人发动一轮进攻。
只要确保前线的支援火力充足,进攻兵力是30万还是50万,短时间来看区别不大。
山海关的冬夜格外漫长。关东军第二师团师团长中村孝太郎站在城楼上,呼出的白气在寒风中迅速凝结。
远处的黑暗中,零星的枪声此起彼伏——又是那些该死的“民兵”在骚扰外围阵地。这样的把戏,先锋军己经玩了一整个冬天。
“师团长阁下,侦察兵报告,城外十里处发现敌军大规模集结!”一名参谋急匆匆地跑来汇报。
中村冷笑一声,摆了摆手:“不必理会,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先锋军若是真要进攻,早该在冬季动手了,何必等到现在?”
他转身望向城内——灯火通明的指挥部里,电报机滴滴答答地响着。
锦州方面刚刚发来消息:增援的三个师团己抵达新义州,只要再坚守两周,皇军就会展开大反攻。
“传令各部队,按原计划轮换休息,哨岗加倍即可。”
凌晨西点,山海关的寂静被一种诡异的嗡鸣声撕裂。
关东军第二师团的高射炮手小野次郎最先发现异样——星光正在成片熄灭。那不是云层遮蔽,而是密密麻麻的金属机翼切割了天幕。
“敌袭!全员就位!”凄厉的警报响彻阵地。